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扶沟县部分明代大移民的姓氏和形成的村落

发布时间:2011-9-1 15:04:49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流传广远的歌谣,说的是明初大移民的史实。
    明朝初年的大移民,是明朝统治者所组织的有计划、大规模的政府行为。  朱元璋之所以要实施这个大动作,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加快人口增长,恢复社会经济,巩固皇权统治。这次移民垦荒运动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又反过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政治作用。
    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全国反元大起义爆发,一时间,群雄并起,拥兵据地,称王称帝,争夺天下,干戈不息,演变成为一场群雄之间与群雄和元皇朝之间复杂、激烈、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从至正八年(1348)迄洪武元年(1368),历时整整二十年。史称:“自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耕桑之地变为草莽,道路榛塞,“人烟断绝”,所在萧条。特别是中原和江淮一带,几乎是“百里无几家,但见风尘起”,“多是无人之地”。而山西一带,因少受战乱,却是“地狭人稠”。因此,明王朝一建立,朱元璋就于洪武元年十二月,下谕曰: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为中原今日之急务。明初移民运动,由此拉开序幕,从洪武年间直至明末,延续200余年。移民迁出地除了山西外,还有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狭人稠”的地方。因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是山西移民的集散地,所以史称“大槐树移民”。其中明初洪武、永乐两朝移民规模大、次数多,达20余次。洪武六、九、十三、二十一、二十八年各一次,洪武二十二年三次,二十五年两次,二十八年一次;建文四年一次;永乐二、三、四、五、十五年各一次。按理,移民出发点不止一处,但洪洞大槐树(在今洪洞县城北棘针沟内的广济寺)下明廷设局驻员,为移民登记造册,发放川资凭证,住户部循入里籍后,由后军都督府派兵押解赴各省州县定居。大槐树成为移民聚散地的标志,故各地后代移民共认大槐树为其祖先故地所在。
    河南是明代移民移入的重点地区。扶沟也不例外。这里,仅根据扶沟县地名办公室的调查资料,将扶沟明初移民姓氏及村庄部分情况叙述如下:

    一、崔桥镇
  1、水饭店村:刘氏先祖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最初以经营饭店茶馆为生, 故名水饭店。
  2、王营村:明初苑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弟兄三人,因政府规定,一姓同胞不许住在一处,兄弟三人就化姓为苑、王、李三姓,以王姓名村。
  3、侯天村:明朝万历年间,侯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初以开店为生,故名侯店,后转音为:“侯天”。
  4、金指李村:李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传说李姓始祖李伟曾经仙人指点形成金指,故名。
  5、贺寨村:贺姓始祖于明初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称贺庄,后改名贺家寨,又名贺寨。
  6、周岗村:周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7、杨岗村:明初洪武年间,杨氏先祖杨彪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

  二、江村镇
  1、江村:明初洪武年间,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2、王营村:明初洪武年间,王氏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
  3、赵庄村:赵氏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开封城东赵家楼,后迁此处建庄,因以姓名村。
  4、前李田村:李姓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江村镇徐庄,后来李田一家从徐庄迁此建村,因以人名名村。

  三、白潭镇
  1、王横村:王姓于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扶沟县曹里乡雕陵北王纪庄,神宗七年迁至此地建庄,因村子形成东西一条街,故名。
  2、东冯家村:冯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鄢陵县马栏村,后迁至扶沟县城西南冯庙村,其子孙一支分居曹里乡,一支迁此。因此地在曹里乡之东,故称。
  3、陈家村:陈姓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因靠临留汉岗,故初名“留汉陈”,后来演变为陈家。
  4、前张村:明洪武四年,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扶沟县城西天井岗居住,清初迁至此地,因在王右军庙前建村,故名前张。
  5、小岗杨村:杨姓弟兄三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建庄,因老三建庄于岗上,故取名“小岗杨”。
  6、李八岗村:李姓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上建村,传说有一人在岗上挖出八缸银子,故名“李八岗”。
  7、高集村:高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建庄,因其先祖脖子上有一红痣,故称“红脖子高”,后来村上建立集市,改称高集。

  四、曹里乡
  1、西马家村:明代初年马虎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生育二子,长子居西,次子居东,渐成两村,此村居西,故名。
  2、初庄村:张氏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传统手艺是制收麦荆子,初名“荆张”。因“荆”字难写,故改名“初庄”,后演变为“初张”。
  3、后顾家村:顾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以姓命名。七世以后,人丁兴旺,遂分居前、中、后三个村。此村根据位置取名后顾家。
  4、老鸦林村:张姓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上建庄,因岗上树木郁葱,为乌鸦栖息之所,故取名“老鸦林”。
  5、东马家村:明代初年马虎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生育二子,长子居西,次子居东,渐成两村,此村居西,故名。
  6、樊家村:明初洪武年间,樊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开封,明末迁居扶沟樊家村,以姓名村。

  五、韭园镇
  1、南良许村:许氏始祖于明洪武四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故名许村。后因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改名南良许村。
  2、湾郭村:明末郭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因庄子西北低洼,故初名“洼郭”;又因庄子在岗上拐弯处,渐演变为湾郭。
  3、李献岗村:李氏始祖李献高于明洪武四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上定居,故初名“李献高”;后又迁来葛姓人家,又名李献葛,渐演变为“李献岗”。
  4、前龙窝村:李氏始祖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后有条大沟,雨后雨水流进沟里,人称“龙就窝”,故取村名为“龙窝”。后渐分成前龙窝和后龙窝两个村子。
  5、李集村:明代洪武年间,路氏始祖路武功,号凯歌,携妻子胡氏,由安徽太和县迁徙此村定居,后子孙繁盛,延及本县汲下、范吕庄、路庄等村庄,以及鄢陵、西华、禹州、新野、临颍等县市。
  6、孟亭村:孟亭是扶沟县汉代乡名。元朝末年,刘氏始祖刘道本由山西平阳迁徙扶沟,居住于孟亭村,其后人有万历进士、崇祯朝刑部尚书刘泽深。洪武年间,刘聚徙居鄢陵城南街,刘聚生刘海,刘海生刘璟,刘璟为明成化进士、刑部尚书;刘璟生刘訒,刘訒为正德进士、刑部尚书。两支刘姓分别为扶沟、鄢陵望族。如今扶沟、鄢陵两县的小胡庄、唐岗店、胡刘庄、刘河涯、黒蟒寨、季历岗、朱口、崔桥、马坊、沟刘等村庄,均有其后人居住。
  7、曹台村:明初洪武年间,刘氏始祖刘应吉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汴盖村迁徙此地,其后人散居于曹里乡顾家、徐家等村庄。
  8、庙头寨村:明初,聂氏始祖八公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地,因岗上由汉光武帝刘秀庙宇,故名。

  六、柴岗乡
  1、歧岗村:明洪武年间,齐、邵、徐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冈陵自北而来,至村后两歧而南,故名歧岗。
  2、朱岗村:朱姓与洪武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上定居,初名朱家,后因大浪沟北有一个朱家村,为不混淆,河南称为河南朱,河北称为河北朱。至明中叶由朱锡嘉改名为朱岗村。
  3、罗家村:罗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称罗家;清咸丰年间环村筑寨,改为今名。
  4、前杨村:杨姓兄弟二人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移民于此,分别于前后建村,故名前杨、后杨。
  5、前许岗村:明洪武年间,许姓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上定居,一居岗前,一居岗后,故分别称为前许岗、后许岗。
  6、从河村:从氏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移民于扶沟,初居扶沟城西王村岗,后在村西临河建村,故名。
  7、魏寨村:相传魏武帝曹操曾驻军于此,故名。明洪武四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村中多为王姓。
  8、翟楼村:翟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明代中期建起楼院,人称翟家楼,今名翟楼。
  9、邢坡村:邢氏于明洪武四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于坡上,故名。
  10、寺后村:明洪武年间,胡、左、葛、李四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在支亭寺后建村,故名。
  11、梅桥村:梅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初名梅家,清康熙年间,梅姓在村西大浪沟上建桥一座,遂改村名为梅桥。
  12、张余集村:原名张家。张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因只此一家,故名。清乾隆年间,因村中一名张余的人主持,使该村成为集会,因改名。
  13、许岗村:明洪武年间,聂氏始祖七公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扶沟,初居韭园镇董村,后卜居此地。

  七、固城乡
  1、尧岗村:明洪武年间,陈、李、王诸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岗上建村,因岗陵巍峨,故名岳岗;明末此地建成砖窑72座,遂改名窑岗;后演变为尧岗。
  2、谢桥村:明初解姓由山西移民于此,因村东有桥,遂名解桥;清末秀才谢法颜拜坟时,解姓随谢姓,因该村名为谢桥。
  3、赵岗村:明洪武年间,陈、李、丁、王四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岗上建村,因岗西南侧照村庄,故名“照岗”;清乾隆年间,因赵姓迁入后人丁兴旺,遂改名赵岗。
  4、秦岭村:明初,秦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岗岭上建村故名。

  八、练寺镇
  1、陈贾村:明洪武年间,杨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弟兄四人为避税徭役,易姓拆居,分为陈、贾、杨、王四姓,分居陈贾村和杨王村。陈贾村居北,陈、贾二姓交互使用,即一辈姓陈,一辈姓贾。后被政府发觉纠正,二姓归一。后贾姓消失,陈姓流传,陈贾村名亦保留至今。
  2、晋桥村:晋桥村原名箭贾桥村,因箭姓、贾姓元朝时期在贾鲁河上合建一桥,故名。明初晋姓由山西移民于此后人丁旺盛,因改今名。
  3、下坡村:明初,有蒲姓兄弟三人由山西迁徙而来,为逃避兵役,改为桑、蒲、杜三姓,杜姓分居于此建村,因东有土岗,西有坡地,故名。
  4、小路岗村:王姓始祖于明初由山西迁徙至扶沟柴岗乡魏寨村,明代中叶其中的一支迁居此处建村,因村邻土岗,人少村小,故名小路岗村。
  5、大蒲村:明初,有蒲姓兄弟三人由山西迁徙而来,为逃避兵役,改为桑、蒲、杜三姓,长兄为蒲姓,于此建村,因名大蒲。
  6、杨王村:明洪武年间,杨姓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弟兄四人为避税徭役,易姓拆居,分为陈、贾、杨、王四姓,分居陈贾村和杨王村。杨王村居南,杨、王二姓交互使用,并以姓氏定名杨王村至今。
  7、戴圪垱村:戴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因地势高低不平,故名。

  九、汴岗镇
  1、二马杨村:原名套楼杨,因杨姓在此建有重楼,故名。杨姓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花庄移民于汴岗东的兰子杨村,清代中叶迁移此地,饲养儿马,日久发家,人称“儿马杨”,庄子遂名为儿马杨村,后演变为二马杨村。
  2、西郭庄村:明代洪武年间,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后代从山西迁至太康县郭寨定居,第八代郭秉忠第四子迁往扶沟百当岗村定居。后来其中一支又徙居此地。以姓名村。
  3、首帕郭村:明代洪武年间,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后代从山西迁至太康县郭寨定居,第八代郭秉忠第四子迁往扶沟百当岗村定居。后来其中一支又徙居此地。因以织手帕为生,故得名手帕郭,后演变为首帕郭。

  十、大新镇
  1、刘方宇村:明朝洪武年间,刘方宇率合家老幼从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建村,故以人名名村。
  2、霍堂村:霍姓先祖世居山西太原,明洪武年间二世祖霍德山从山西迁徙河北,再迁河南杞县圉镇,清代中叶九世祖霍加壮迁到霍堂村,遵循祖训,凡外迁子孙所建村庄皆冠霍字,并修祠堂。因名霍堂。
  3、石楼村:石姓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河南,先是定居鄢陵县大杨庄,再到尉氏县东张市,明末蔡迁到石楼村。据说因明末石姓在京城招郡马,就在村中建造望京楼,以便登高望京,以此得名。
  4、百党岗村:明代洪武年间,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后代从山西迁至太康县郭寨定居,第八代郭秉忠第四子迁往扶沟百党岗村定居。后人口繁衍,现县内大新镇三太冢村、轩西岭村,汴岗镇西郭庄村、首帕郭村、南郭庄、叠路头村、练寺镇秦沟村、杨村、西郭墩村、城郊乡郭庄村以及城关镇书院居委会郭姓,均属其后。

  十一、吕潭乡
  1、吕潭村:该村旧称“冷店”。明代,吕、赵、黄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徙于此,后因吕氏祖坟坍塌成滩,故改名吕家滩。至万历年间,因这里鱼塘星罗棋布,又改名吕家潭。明代洪武年间,吉良福、吉良贵、吉成进兄弟三人,在山西洪洞县移民中,吉良福定居河南柘城县西三十五里吉庄,吉良贵迁居柘城县北三十五里吉庄,吉成进迁居陕西韩城县吉家寨。韩城吉氏传至五世吉西海,于万历初年迁徙到河南省扶沟县吕家潭。吉西海被扶沟吉姓奉为始祖,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即其十七世孙,打响八年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驻军团长吉星文是其十八世孙。
  2、金岗尾村:明代洪武年间,杜姓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扶沟县韭园镇杜坟村,明代中叶分居于此,因建村于金岗之尾部,故名。
  3、赵楼村:明代洪武年间,聂姓先祖于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扶沟县韭园镇庙头寨村,后又迁到吕潭乡聂老村,其中有弟兄二人,分居到赵楼村。
  4、尚村岗村:王姓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于此,因村中有商王高宗庙,人称商村岗,后谐音为尚村岗。
  5、马庄村:马姓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于小马庄,后迁徙于东马岗,后演变为马岗。
  6、魏桥村:魏姓于名万历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于此,先是居住在柴岗乡魏寨村,再迁徙到吕潭乡魏营村,又迁徙于此建庄,故名。
  7、牌坊庄村:明代洪武年间,聂姓先祖于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扶沟县韭园镇庙头寨村,后又迁到吕潭乡聂老村。因村中出了一位贞洁女子,立有贞节牌坊一座,因名牌坊庄。
  8、聂老村:明代洪武年间,聂姓先祖于由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扶沟县韭园镇庙头寨村,后又迁到吕潭乡聂老,赵楼、牌坊庄、聂埠口、汪营、荣庄、冷店、刘店等村。
  9、陈大楼村:陈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安徽凤阳府五河县兑河口迁来,先居扶沟县建雄镇(今属太康县,又名瓦子街),后分居此地发家。因建有楼房一座,故名。
  10、戏楼村:明朝万历年间,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因村北关帝庙前有戏楼一座,故名。
  11、岗叉楼村:陈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安徽凤阳府五河县兑河口迁来,先居扶沟县建雄镇(今属太康县,又名瓦子街),后分居此地发家。因建有楼房一座,故名岗陈楼,后演变为岗叉楼至今。
  12、南胡楼村:明朝万历年间,胡姓先祖胡月桂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兄弟三人,盖有楼房,分居南北,故名南胡楼村北胡楼村。
  13、后官营村:朱、李二姓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安徽亳州迁徙此地,两姓关系密切,合建公用坟茔,后茔字演变为营字。分为前官营、中官营(公坟茔地)。

  十二、包屯镇
  1、谭岗村:明洪武年间,谭姓由山西迁徙河南,先是定居杞县、鹿邑、夏邑等县,万历年间从杞县迁来一支定居于此,岗上建村,因以姓命名。
  2、西宋湾村:宋氏在明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扶沟宋寨村,清初分居此地,因村庄建在河湾西边,故名。
  3、任庄村:任氏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孙岳集,又于正德年间初分居此地,因以姓名村。
  4、魏庄村:魏氏在明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扶沟县柴岗乡魏寨村,明末又再迁徙到吕潭乡魏营村,又迁徙于此,故名。
  5、董岗村:明初初期董姓由安徽颍上迁徙于此地岗上建村,故名。
  6、朱口村:朱口是古代蔡河和乌江的汇合处,朱姓在此建庄得名。刘氏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洼刘村,万历年间再迁徙此地落户,村名沿袭至今。
  7、郝岗村:明初洪武年间,郝氏始祖郝成与母亲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扶沟入赘于县北韩村马姓人家,后迁入甄村,因人丁兴旺,甄村易名为郝岗村。其后人居住地有白潭镇郝寨、苏庄、郝小庄、崔桥镇侯天、江村镇白亭、包屯镇高岗、以及通许县杨武营、尉氏县老白潭、太康县后庄等村庄。

  十三、大李庄乡
  1、周楼村:周姓于明朝成化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后因清乾隆年间,村人周文跃考中武举后建造楼房得名。
  2、潘庄村:潘姓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建村,因名。
  3、六上村:明洪武年间,邹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建村,因村子建在贾鲁河岸,河水冲出砂礓溜,故名溜上,后简称六上。
  4、高河套村:明朝永乐年间,高姓先祖高大功由山东东明迁徙此地定居。因村庄建在马家河与双洎河汇合的三角地带,故名。
  5、单堂村:单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此地建村,因村里修庙堂一座,故名。
  6、大李庄村:明洪武年间,李氏始祖李成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河南,其一子徙居太康,一子徙居扶沟县城,后人再徙居轩辕庙村,发户后,村子改名轩辕庙李村,再改今名至今。。
  7、柳毛村:明洪武年间,李氏始祖李成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河南,其一子徙居太康,一子徙居扶沟县城,后人再徙居此地。此外,包屯镇竹园村、李岗村、李寨村、江村镇冯陵村、汴岗镇宋桥村白潭镇李八岗村等地的李姓也是扶沟县城的分支。

  十四、城郊乡
  1、马家场村:马氏先祖明初由山西迁徙此地定居,在县城西关开设车马大店,称为马家场至今。
  2、老龙岗村:明洪武年间,张氏先祖张启文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地岗上建村,因岗势如龙,故名。其后人散居于固城乡鸭冈村、曹里乡黒蟒寨村等地。
  3、李堂村:明洪武年间,李氏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地定居,初以开菜园为生。因菜园临近城西关,故名西园村。后又因村东有一观音堂,而改今名。
  4、前跨张村:曹氏先祖元朝末年定居此地。明初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来李氏、张氏、郑氏、柴氏、侯氏人家,在曹氏居地东西两侧定居。因张氏人多,村庄东西达有五里长,故名。
  5、北石桥村:鲁氏先祖于明末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地定居,因村庄北侧有双洎河上的石桥,故名。
  6、郑关村:郑氏先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地定居,因定居地有一关帝庙,故名。
  7、七里井村:刘氏先祖于明代中叶由山西迁徙此地定居,因村西大路东侧有一口井,村子距离县城七里,故名。
  8、后张村:张氏先祖于明代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定居,因在马村张寨村后,取名后小庄,1949年以后改称后张。
  9、赵沟村:赵氏始祖于明代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定居,因居住地周围沟壑纵横,故名。
  10、八里营村:刘氏始祖明代由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定居,初名东晓庄,后因该村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操扎营处,又距离县城八里地,故改为八里营。
  11、拐子王村:元朝末年,王氏始祖由鄢陵县南拐王村迁徙此地,为不忘旧故,取名拐王。明朝洪武年间,又一王姓由山西大同迁徙此定居,因村中大路向东拐弯,故取名拐路王,后演变为今名。
  12、拍子张村:明朝永乐年间,张氏先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此定居,因人少村小,戏称一拍子可以盖住,故名拍子张。
此外,明初由山西平阳府移民来扶沟的刘氏始祖刘伯亮,定居于县城东韩桥、刘庄一带,靠开菜园为生。其后人刘自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官至兵、户、刑三部尚书,成为扶沟望族。
  以上近百个村庄的移民姓氏,仅仅是扶沟明初移民中的一小部分,但足由可以看出,明代的移民对扶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可谓源远流长,积淀厚重。
  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牢固观念,所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大槐树移民虽有自愿外迁者,但也有官府强制者。而后者带给被迫外迁的民众以巨大的痛苦,可想而知。外迁之民,安置处有十一省之多,其中河南有63县,北京、河北各56县,山东52县,各方志中颇有详载。移民所到之处,往往以屯、营为单位安居,从事生产劳动,明廷给予提供耕具、减免租赋之优惠,并计丁授田,各地人均有50亩、80亩不等,视土地荒瘠程度而定,有的地方任其垦地,不加限制。移民初到新地,举目萧条,一片荒凉,不免悲从中来,怀念故乡。但随岁月流逝,协力披荆棘,除草莱,立街市,渐至人烟繁多,百货骈阗,野有余粮,民无菜色,于是又转忧为喜,安心定居,世代相承。后世移民子孙,又外出奔走,近代颇有赴海外谋生者,故海内外华人后代均有以大槐树为祖籍,追念先人辛勤创业,油然而生爱国爱乡之情。从长远历史后果看,由于中华民族勤劳简朴之风尚,移民在各地发展经济,贡献颇巨,明初这一政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大槐树移民的后代谁能忘记那首“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流传五百多年的歌谣呢?因此,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不但成为后人怀念祖地的象征,也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渊源。今日大槐树第三代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下有“古大槐树处”巨碑,供人凭吊,已辟为寻根祭祖园,祭祖堂中,供奉着九百多个姓氏的移民先祖灵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前去寻根祭祖,感受历史的沧桑,追思先祖功德,引发心灵的震撼。

  作者:邢耀伟
  单位:扶沟县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