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匡姓根源在扶沟

发布时间:2011-9-1 15:26:05

匡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据史料记载,匡姓的来源是以地名为氏得来的。扶沟县就是匡姓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在扶沟境内有一座匡邑(邑,古代大的城池曰都,小的曰邑。又为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注:“四井为邑,方四里。”)。《左传·文公元年》:“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清洪亮吉在《春秋左传诂》中说:“扶沟县匡亭在匡亭乡。《春秋》‘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即此邑也。”又:《左传·定公六年》:“公侵郑取匡”。《辞海·匡》:“匡,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西南。《左传·定公六年》:‘公侵郑取匡’”。《辞源·匡》:“匡,古地名。在今河南扶沟县。《左传·定公六年》:‘公侵郑取匡,’”牟应杭在《古地名揽胜》中也说:匡,春秋时郑地。后为鲁攻取。在今河南扶沟西。一说匡为卫地。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经过匡地。由于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孔子与阳虎貌似,阳虎曾对匡人有暴虐行为)。把孔子围了七日。《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将适陈,……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遂止孔子,……勾焉五日。”《论语·子罕》亦说:“子畏(围)于匡,(孔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匡亭乡又为扶沟县汉代七乡之一(余为谷平乡、帛乡、汲乡、扶乡、纯孝乡、安乐乡等)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匡城在扶沟县之匡亭乡。

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期鲁国人句须,为匡邑宰。其后就以邑名“匡”为氏。句须因而也被一部分匡姓人尊为祖先。因此,《当代百家姓》中说:“匡姓是一个与古代地名有关的姓氏。相传,在今河南长垣、睢县、扶沟、山东鱼台等地都有被称为‘匡’的地名,在当地居住的人中有些曾被以地名相称,姓匡。”《周口地区志》卷三“姓氏”也说:“周代郑国匡邑(今扶沟西南)居住者以邑为氏,姓匡。”

匡姓在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列为第253姓。在当代分布也颇为广泛,根据人口数量,中国科学院依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经过抽样调查后,排列出的1--300个姓氏中,“匡”姓座次为第279位;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统计的1——500个姓氏中,“匡”姓列为第321位。匡姓在历史上以晋阳为郡望,在《郡望百家姓》与《姓氏考略》里说:匡氏望出太原。在《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收录匡氏名人11例,著名人物有春秋时期的鲁国邑宰匡裕,汉朝太子少傅匡衡等。这里以匡姓姓氏楹联对匡姓名人作以介绍:

一、结庐高隐,

    凿壁偷光。

上联说的是周代人匡俗。匡俗字子孝,周武王时人,相传生而有神灵,曾任比长(按,周代五户为一比,一比之长称为“比长”。)学道得仙术,隐居南障山,结草庐而居,定王征召他,拒绝不见;定王派人察访,仅存庐屋。当地人遂将南障山称为“匡山”或“庐山”。

下联说的是汉朝人匡衡。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东海郡(今苍山兰陵镇)人。少年家贫穷,喜欢读书。曾经凿开邻居家的墙壁,借光读书。终成学问。“凿壁偷光”与“悬梁刺骨”、“映雪囊萤”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勤奋读书学习的成语典故。匡衡擅长解说《诗经》,时引经义议论政治得失。民谚说:“无说《诗》,匡鼎来(鼎来,刚来);匡说《诗》,解人颐。”(解颐,开颜欢笑)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曾任宰相,封乐安侯。成帝时为司隶校尉。

二、诗说解颐,

    号呼苏母。

上联说的即是匡衡擅长解说《诗经》的故事。下联说的是南齐人匡昕。匡昕,庐陵人,性情淳厚至孝,曾经隐居金华山,母亲死多日,匡昕奔走呼号,母亲竟然复苏。时人称是他孝心引起的感应。

三、疏傅宸极,

    读借邻光。

这副对联上联是说匡衡曾经任宰相开导辅佐皇帝(疏,开导。傅,辅佐。宸极,即北极星,此处比作帝位。)。下联说的是匡衡“凿壁偷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此外匡姓古代名人还有匡愚,明朝人,字希顺,善医术。尝随郑和三使外国,以医名于时。匡翼之,明胶州人,成化进士。巡抚贵州,千户王寿豪强奸法,廉得其状,案之。忤刘瑾,改四川副使。吐蕃寇扰,翼之躬诣酋营,谕以祸福,吐蕃悉降。官终广东按察使。

又:据《宋史》记载:北宋初年,为避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将匡氏改为“主”氏,政和年间,又改为“康”氏。《姓氏辨证》记载:“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阴县有主氏,即为匡氏所改。北宋以后,有一部分恢复祖姓为匡氏。如今,作为匡氏主要发源地的扶沟,已经很少有匡姓人居住,而“康”姓人家颇众,其究竟是来源于西周武王弟卫康叔后裔的的康姓,还是为宋时由“匡”姓所改,尚待考证。

作者:邢耀伟

单位:扶沟县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