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何氏文化、文献 |
||
发布时间:2013-11-7 16:16:03 | ||
![]() |
||
何氏家族,书香门第,文化氛围浓厚,特别是明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也有一定的贡献。 》、《摄生浅言》、《百六友》及《友藜稿》共八卷。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何出图还为扶沟县科第题名刻碑,此碑文见于十一修《扶沟县志。卷十四。碑 记》。他作诗富有意境,语言隽秀,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他的《张单口》:一水 遥通山子头,柳亭处处系扁舟。狂夫不解沧浪性,驱石何堪塞碧流。另首:沙蔡 由来自古今,狂浪南下水云深。也知湮海终无兴,精卫何劳岁岁心。张单口古为 蔡河渡口。 钞》、《思诸录》和<中宝集》11卷。特别是他的长诗《渔村谣》,生动的描写了 洪涝灾害,吞没庄田,饿殍遍野,而官吏催租逼捐,凶暴残忍,抨击矛头直指封 建统治者,在古代文学中尚不多见。明万历十九年,何出光在按察山东时,他主 持监制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石刻连环画《孔子圣迹图》,现在曲阜孔庙第九进庭 院。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还为《曲阜县志》作序。明万历年间,出光还 写有《扶沟县贡士题名记》,刻碑永念,此碑文见之十一修《扶沟县志》。 武中台坊,为河间通判何岑、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何出图、监察御史何出光父子立 ,世登科第坊,也是为举人何岑、进士何出图、何出光而立。现牌坊无存,毁于 1958年砸石烧白灰。在扶沟县城十字街东,建有何家祠堂,大殿高耸,月台相系 ,亭阁相拥,松柏腊梅点缀其中,内壁挂有族规族训,藏有历代族谱等文史资料 ,每至年节,祠堂祭祀甚为庄重,均请韩氏族人参加,因为韩何一家吗!在城南 关住有一何氏分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还是城内高门大户,闹市拥有商号,南大 街东侧有一片宅院,几进几出,大门匾额刻有书香门第,二门屏墙写有千祥云集 ,三门扇面书有惠风和畅,文化氛围浓厚,这一支在南街还建有一祠堂。解放前 本宗族出资还办一何氏小学。解放后后人从事教育的人很多,也有上名校工作在 祖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