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今日河南

扶沟坛庙寺观

发布时间:2013-8-26 16:06:07


社稷坛
明洪武三年(1370)建于北郊。成化中圮于水,知县胡宣改置西北近郊,坛制高四尺五寸,方二丈五尺。石柱二,高二尺五寸,方一尺。去坛二尺五寸埋之,每岁仲春、仲秋祭日,出主于坛而祭,祭毕藏之。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知县殷秉镛建庙三间,改设木主二,藏于庙。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
明洪武三年(1370)建于南郊,坛制同社稷。清朝嘉庆十二年(1807)知县殷秉镛重修坛庙门垣,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仅存一台。
先农坛
清雍正五年(1727)知县秦铸奉文建于南郊外,坛高二尺五寸,宽二丈五尺。神牌高二尺四寸,宽六寸,座高 五寸,宽九寸五分。庙正房三间,配房各一间,东、西、南三门。藉田四亩九分。嘉庆十一年(1806)知县殷秉镛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杨恩铭重修。
邑厉坛
旧在北郭,圮于水,后改置城外西北隅。
文庙
元 延祐三年(1316)县尹赵琼、监县塔海创修礼殿,至治元年(1321)监县买闾忠翊修神门、置学田,至正十六年(1356)监县纽台大举重修,后经兵 火,独庙庭尚存。明洪武二十年(1387)知县张遵道奉诏建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十间,棂星门、戟门俱三间,明伦堂五间,在大殿后神厨、神库、宰牲房各三 间,存心、养性斋各三间,会馔堂三间,学仓五间,庙西置射圃、观德亭,学制颇备。天顺三年(1459)知县陈纪、康昭相继重修。成化十五年(1479)署 县事石纯粹改建明伦堂,十六年(1480)知县胡宣设重门,外曰“崇儒”,内曰“重道”,左曰“义路”,右曰“礼门”,建号舍二十间,置神幄祭器。二十一 年(1485)知县李增修葺。弘治十七年(1504),知县高昇重修礼殿,建儒林坊。嘉靖十年(1531)知县赵辅奉诏建启圣祠、敬一亭于文庙东,四十二 年(1563)教谕胡伯涵署县事,移启圣祠于西偏。万历六年(1578)知县管应凤修庙庑,二十六年(1598)知县戴天德、训导石岩重修。三十年 (1602)知县全良范修棂星门、儒林坊,又毁于兵,仅存大殿、棂星门。清顺治七年(1650)知县杨在陛草创两庑各三楹,十一年(1645)知县吴朱祯 修大成殿、棂星门、戟门,十五年(1658)知县王佐建启圣词。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周土皇重修,改作棂星门(邑庠生郝羽冲捐石坊为之),建明伦 堂(布衣高颍捐客舍为之)。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县赵如桓凿泮池,五十七年(1718)知县郁土超重修,邑人马崇璧植柏百株于大成殿后。雍正十一年 (1733)知县周钰改 明伦堂为崇圣祠,以崇圣祠为忠义祠,而改忠义祠为明伦堂(从生员卢宸等之请也)。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马伯辂重修,改两庑各五楹。乾隆二十七年 (1762)知县董丰垣重修大成殿、明伦堂,并修崇圣、忠义、名宦、乡贤等祠及两庑、棂星、戟门、魁星楼、泮池、宫墙,教谕毛宣桓、训导李三德董之。乾隆 四十八年(1783)知县赵文重重修棂星门,嘉庆元年(1797)知县杨芝年重修,十二年(1807)知县殷秉镛重修泮池,移于城下照壁前。同治六年 (1867)署知县冯金甲饬邑绅重修。
魁星楼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刘默建于儒学东南城上。清顺治十一年(1654)知县蒋其昌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生员卢完等重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董丰垣重修,四十八年(1783)知县赵文重重修。
名宦祠
旧在明道祠之西,后移文庙戟门外,西向。祀宋:程颢。金:王浩。明:张遵道、马文炯、韩璟、陈纪、胡宣、李增、王廷华、吴大田、黄绅、赵辅、杨瞻、陈辂(骆)、王乔年、胡伯涵、黄芬、管应凤、冯盛明、王大用、全良范、欧阳照。
明道祠
在城西南隅大程书院之西。明嘉靖丙午年(1546)建。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高锡爵、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吴溶、嘉庆十一年(1806)知县殷秉镛、同治九年(1870)知县程光溥、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孟宪璋重修。
保障二勋祠
祀明知县王廷华、邑举人何岑,在文庙西。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士民请于当道,知县欧阳照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张映台督饬何功璜重修。
杨公祠
祀明知县杨瞻,在明道祠东。明嘉靖年间建,万历二十七年(1599)知县戴天德重修,旋废。清乾隆年间独存一碑在立雪讲堂左侧,道光九年(1829)知县王德瑛添设木主移并于冯公祠。
冯公祠
祀明知县冯盛明,在南街路东。明万历年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知县蒋其昌,道光八年(1828)医学何应元重修。光绪元年(1875)知县杨恩铭重修,并移杨公碑于祠内,榜其名曰“杨冯公祠”。
十一、乡贤祠
旧 在明道祠之西,后移文庙戟门外东向。祀汉:郭禧;唐:王宁;宋:胡宗颍;元:冯梦弼、冯梦周、潘炎(潘岗人,今属西华县);明:刘原弼、焦永固、杨鼎、高 鹏、严宪、罗俊、李梦阳、罗赞、何岩、曹嘉、杜绍、刘瑞、刘东、刘柬、李玩、刘自修、何岑、刘自强、何出图、王格、何出光、杜化中、杜津、郝维乔、卢传 元、刘懋武、罗璇、罗玶、张凯、刘自存、李如松、王真卿、卢传姓;清:杜俊彦、杜之昂、张桐叟。
十二、忠义祠
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秦铸奉文建于文庙后西偏,十一年(1733)知县周钰移建于东偏。祀元:潘炎(潘岗人,今属西华县);明:刘原弼、王格、郝维康、桑廷恩、齐圭、周齐。
十三、刘忠烈祠
祀明刘原弼,在东街路北。
十四、节孝祠
祀明生员刘清妻张氏等九十四人,在明道祠之西。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秦铸奉文建。道光十年(1830)知县王德瑛,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孟宪璋重修。
十五、关帝庙(汉寿亭侯祠)
在 南街西巷,不知建于何代,明正统年间耆老庞尚忠,天顺初知县陈纪善、刘澄,成化年间寿官刘溥,正德年间寿官乔遇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义民张应 诏重修并建拜殿。雍正十二年(1734)生员卢宸重修山门。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马伯辂重修,并据监生刘祖唐、民人赵成功捐庙西基地建三代庙。(三 代庙原在城西北灵关庙村,后移于南门内秦晋馆。祀关羽之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三十九年(1774)住持僧心宣,嘉庆三年(1798)知县杨 芝年重修。道光三年(1823)州同张灿等建春秋阁。又县衙东一,向南。南门内一,向西。北门内一,向西。南马道一,对城。其余各村镇皆有,不能备载。 (城郊郑关村关帝庙为明尚书刘自强嘉靖年间建)
十六、文昌庙(祠)
在龙泉观西,清康熙十九年(1680)举人杜之昂创建。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徐步蟾重修,嘉庆八年(1803)知县杨芝年撤庙后之十二祖母阁,改建后殿。
十七、城隍庙
在 西大街,元朝至正年间工部差官潘忠济建,毁于兵。明洪武二年(1369)县丞刘镒再建,正统十年(1445)知县韩璟重修,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胡 宣买庙后地六亩以广其制,规模宏敞。二十一年(1485)知县李增,弘治十年(1497)知县汪瀚,嘉靖十五年(1536)署县刘廷瑚、四十四年 (1565)高岭重修。崇祯十五年毁于左兵。清顺治八年(1651)庙祝张上玺,康熙六年(1667)丁士桢重修;康熙二十六年(1687)高凤岐建黄箓 殿。五十年(1711)李希孟、高重、单国栋,雍正四年(1726)庙祝李成桂,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刘琯重修;五十年(1785)盛新设城隍行 神。嘉庆元年(1796)知县杨芝年,道光十年(1830)知县王德瑛重修。十一年(1831)知县唐铸继之,原任卢氏县教谕李逢泰,举人高甲三,州同张 灿,医学何应元,廪生薄绳邕、聂挺,武生何士俊、李光陛、路荣标,监生杜捷三董其事。又帛(白)亭城、练寺、固城、李集各有一座。(传帛(白)亭城为府城 隍)
十八、东岳庙
在东门内,右侧即艮岳。嘉靖十六年(1537)知县刘璋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高锡爵,乾隆五十三年(1788)武进士何之璞重修。又斗仓、杨村岗、练寺、东朱村各一座。
十九、八蜡庙
在东岳庙东,并祀刘猛将军。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江心筠重修。西谢村亦有一座。
二十、大王庙
在 迎春庙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七十一建,道光九年(1829)知县王德瑛移建于东门外紫来桥。光绪十三年(1887),又移建于迎春庙之右 路北。又白潭、董桥、吕潭、陆桥、焦桥、晋桥各一座。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水,知县七十一乘舟救民遇风,几至不测,抵迎春庙后而止,故建大王庙于 此。嘉庆二十四年(1819)大水,知县王德瑛乘舟救民,行至马家河遇险化平,因重修移于紫来桥。光绪十三年(1887)署知县倪德龄谓此庙杜东方生生之 气,于邑人不利,因复建于迎春庙之右,规模仍旧,合邑绅士共襄其事。
二十一、灵关庙
在西关外,每逢亢旱祷雨辄应。旧在庙后建有关帝三代庙,后移于南门内秦晋馆。
二十二、龙神庙(龙王庙)
在北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署县吕囗囗建。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吴朱祯,乾隆五十七年(1792)王德基、王学伦,光绪十七年(1891)邑绅重修。
二十三、观音堂(观音寺)
龙 泉观对门一座,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建;东关一座,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在旧大王庙后,向西前有井,清咸丰初年,教谕方成法以青鸟术推之, 谓不利于东街居民,因移建东街路北;西关一座,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南关一座,明正统十年(1445)建;北关一座,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西二十里店一座,明成化年间重修;李庄、后季历岗、瓦子集(今属太康县)各一座。
二十四、皮场公祠(土地庙)
即灵贶侯祠,在城隍庙中。皮场公本东京显圣坊土地,北宋建中元年(1101)封灵贶侯。即郑大夫子皮,又谓古神农,故凡土地祠往往祀皮场公。(皮场即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剥皮揎草之所也)
二十五、张子和庙
在张坞岗北首泰山庙左。相传山西人贩布经此,为盗所劫死,地方未偿其冤,每著灵异,有被窃,洒酒祷之辄指获凶盗,差役辈犹敬信之,至清末,庙遍中州矣。
二十六、支亭寺
西南十八里。北齐武平十年(578)建,内有大齐武平五年(573)张思伯作佛图碑,清末尚存殿壁,现存汉槐一株,清康熙年间建阎王殿一座。
二十七、天宁寺
在 城内东南,宋崇宁元年(1102)建,元末兵毁。明洪武元年(1368)僧德善重建,永乐二十二年(1425)僧广住重修。邑人杨鼎【明永乐辛丑 (1421)进士】为童子时读书其中,观其渐圮,慨然曰:“俟他日富贵修之。”后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卒践其言。明尚书刘自强、清监察御使杜之昂均有记。邑 内每遇庆贺习艺均于此,内设僧会司。
附僧会司僧会   明:悟恒、悟林、真宣;清:宽岩、寂登、普卉、心宣。
二十八、兴国禅院
即“曹里寺”又名“兴国寺”,为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创建。山门有“日望兴国三岗秀,月印朝溪一片明”对联。清道光皇帝躬临此寺,御题“兴国寺”。
二十九、龙泉观
在城内西北隅,元宪宗七年(1257)道士刘志微建,广二十七庙。碑文清末尚存元帝庙壁。元至正中重修,毁于元末。明景泰年间邑人张绘因故址重建。吕潭镇西亦有一座。
附清道会司道会:秦守澄、戴云蚰、张守礼、范阳忠、李炼正。
三十、白鹤观
在县城东南隅,又名瑞云官。宋天圣年间(1023—1031)道士王明志于此乘鹤成仙而去,因以名观。北宋周职方、苏舜钦、苏舜元、郑獬等文人雅士在此吟咏多篇,时公卿多和之。
三十一、伊斯兰教清真寺
在 城南隅西后街(又名太平巷)路西。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一说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对联有“乾坤广大唯一主,教道虽多无二真”横 批“远古清真”。清末邑举人严效曾题额曰“复命归真”。吕潭村亦有一座,为清代所建,乾隆五十八年(1793)知县刘清鼐题匾一块。
三十二、火神庙
在小十字街东路北,清康熙十一年(1672)单增财、五十九年(1720)李希孔、乾隆四十年(1775)知县李锋重修。嘉庆四年(1799)各绅民重建抱厦戏楼。
(余入《扶沟县寺观庙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