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吉鸿昌将军英雄的一生:浩气长存

发布时间:2015-4-27 9:39:04

   

    吉鸿昌就义后,北平国民党当局一直封锁消息,直到11月27日,夫人胡洪霞才得悉噩耗,但到北平军分会领尸时遭拒。夫人无奈,只得将天津花园路1号住宅(即红楼)典押,用这些钱活动监狱才将尸体领回。后经诸多努力,置楠木棺材一口,将尸体成殓,暂厝北平市宣外长春寺。翌年春,党组织派专人将灵枢运回故乡吕潭镇安葬。
  1944年11月24日,烈士创办的中山学校校董会和全体师生举行大会,纪念吉鸿昌烈士逝世十周年,并立“经文纬武”大匾,以志纪念。1945年春,新四军120、128师途经吕潭,全体指战员在烈士墓前开会纪念。部队首长为学校亲笔题字,将“中山学校”改名为“鸿昌学校”。1978年,为纪念吉鸿昌烈士,学校改名为“吉鸿昌学校”。

  解放后,党组织派人找到烈士家属及遗孤,医治好其子女被国民党迫害所致的疾病,并送进大学读书。烈士的儿子吉兰泰由于受国民党严重残害,导致大脑受到刺激,一直没有从政;女儿吉瑞芝原在天津政协工作,现已退休。这是吉瑞芝和丈夫郑慈云畅谈学习体会。

  为了宣传和学习烈士的英勇事迹,国家先后出版了大量有关吉鸿昌烈士的书籍。1971年,国家外文出版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在外文杂志《中国建设》上用英、法、俄、阿拉伯和西班牙五种文字发表了《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吉鸿昌》一文。影片《塞上忠魂》和《吉鸿昌》在全国各地发行、放映,鼓舞着人民前进。

  吉鸿昌烈士英勇无畏的的民族气节和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佩。1951年清明节,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和朝鲜访华代表团为表达对烈士的崇敬,到吕潭镇祭扫烈士墓,并敬献了花圈。

  为了更好地纪念和褒扬吉鸿昌烈士,保护好他的陵墓,便于更广泛的人前来祭奠和瞻仰,学习他的革命精神,196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议,在纪念吉鸿昌烈士牺牲30周年时,将他的陵墓由故乡迁到郑州市黄岗寺烈士陵园。此后,每年都有数十万计的社会各界人士来到烈士墓前祭奠英雄。

  为了昭彰吉鸿昌烈士不朽的历史功绩,弘扬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1979年,扶沟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扶沟县烈士陵园”的基础上修建“吉鸿昌烈士纪念馆”。1984年,在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199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扶沟县举行了“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宋平、王光英和省领导李长春、任克礼等出席了纪念大会。国家主席江泽民亲题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吉鸿昌将军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