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吉鸿昌的殡葬及身后事

发布时间:2015-4-29 14:58:02

 
   魂归故里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后,北平国民党当局一时封锁消息,直至11月28日,吉鸿昌夫人胡洪霞得悉噩耗,到北平军分会领尸时仍然遭拒。吉夫人无奈,只得将天津花园路四号住宅(红楼)典押,用这笔钱活动典狱长才将遗体领回,暂移至北平长寿寺。为掩人耳目,吉夫人化名付伯英,假称富商之妻,置楠木棺材一口,将尸体成殓。吉鸿昌将军入殓时,身着中式长袍马褂,戴瓜皮帽(吉夫人主张抛弃陆军上将之装),并拍了照片以作后代留念。

  后经吉鸿昌家人、友人的计议和准备,决定将吉将军的棺木运回将军故里吕潭镇下葬。1935年春,吉鸿昌的三弟吉永昌亲赴北平,同嫂嫂胡洪霞及子女一起,将吉将军的灵柩乘火车运至许昌,然后由家乡用马车将灵柩运回。当灵车行至距家乡吕潭镇数里时,乡亲父老等两千余人,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前往迎灵。

  灵柩被安放在将军故居堂屋内,院中搭建了灵棚,一连数日接受亲朋、故友、乡亲们的志哀吊唁。家人、乡亲雇请大戏一台,演奏哀乐苦戏,以示悼念。与此同时,还按照乡间习俗,制作了纸糊的房屋、汽车、兵卒等,以寄托哀思。出殡当天,死者家属、亲友、乡亲父老数千人,在一片悲恸声中将吉将军灵柩护送至祖茔坟中安然下葬。

  吉鸿昌烈士安葬后,他童年时的好伙伴童运良,感念往日的深情厚谊,自动承担起看坟护坟的义务,不让任何人损毁坟上的一草一木。将军生前创办的中山学校的师生,于清明节都要开展扫墓和纪念活动。而从这个学校毕业离校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来到烈士墓前祭扫,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世人仰慕

  1944年,新四军四师某部在消灭了驻扎在吕潭的国民党反动县团队后,部队的官兵在烈士墓前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指战员庄严宣誓:要发扬吉将军生前战场上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奋勇杀敌,并对着尚未解放的扶沟县城鸣枪数响,以示对烈士的崇敬。

  1952年清明节,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佘森、熊家兴、朱绍五和朝鲜访华代表团代表阴松山等出于对吉将军的崇敬,也到墓前扫墓。

  1953年,党中央、政务院为了褒奖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献身的同志,决定向革命烈士家属颁发烈士证书,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吉鸿昌烈士签发纪念证,授予他的夫人胡洪霞。

  鉴于吉鸿昌烈士系中华民族的一代英杰,亦为便于开展向烈士学习活动,1964年,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决议,决定将吉鸿昌烈士的遗骨迁葬于郑州河南省烈士陵园。起初,吉鸿昌烈士故乡的乡亲们对迁葬一事还有些顾虑,担心经过八年黄水冲刷的烈士之墓,棺木会下沉腐朽,怕给起坟带来困难。孰料分土后,棺木却浮了上来,这个现象使在场的乡亲们甚为惊诧,于是不约而同地改变了当初不愿迁葬的想法,而说:“郑州比咱这里建设的好,又是省会所在地,鸿昌想走,就让他走吧。”其实,这种浮棺现象是因为这里黄水过后,地势变得低洼,分土后压力减小,地下水位较高所致。但是,吕潭的乡亲们出于对吉将军的崇敬与爱戴,直到现在仍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种宽慰话。

  精神永存

  为继承和弘扬吉鸿昌将军的革命精神,以教育当今,启迪后人,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于扶沟县烈士陵园内筹建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至1984年11月24日建成开馆。纪念馆设有展室18间,分别陈列着烈士的遗物、照片、图片等314件。在纪念馆的中央,塑有吉鸿昌将军铜像一座,像高1.5米,正面镶嵌着“吉鸿昌烈士”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镌着烈士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84年11月24日,在扶沟县城召开了吉将军就义50周年纪念大会,河南省党政军领导,民政部和天津市的负责同志,以及将军故乡的各界代表1.6万人参加了纪念大会。与此同时,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吉鸿昌将军牺牲50周年纪念辑》,邓小平同志亲自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聂荣臻、薄一波同志分别题了词。

  1995年9月18日,在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时,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吉将军家乡扶沟县召开纪念大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以及吉鸿昌将军的女儿吉瑞芝等人出席了大会。纪念大会后举行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馆牌揭幕式。

  1998年,是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64周年,扶沟县委、县政府根据将军家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吁请,决定在将军故里吕潭古镇街口,建造一尊将军石塑像。经过酝酿筹划、购料施工,石塑像于1998年11月24日,即吉鸿昌将军就义64周年之际塑造完毕,并于当日举行了隆重的石塑像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