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漫谈扶沟姓氏

发布时间:2016-3-7 10:54:05


                       漫谈扶沟姓氏(一)

                        李连河

    扶沟,因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名。为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8000多年前便有先民在此渔猎农耕、繁衍生息,因时间久远、历代兴替、兵燹(xian 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灾荒及内迁外徙无常等多种原因,致使姓氏庞杂,支派纷乱。据练寺吕庙现存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重修三官庙碑》载,当时扶沟县就有姓氏101个,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1983年已有279姓,至2004年已达454个姓氏,且各姓氏源远流长,徙居本县时间、原因也各不相同,溯其根源,因古祖遗绪、族谱大多毁佚于战乱,世系脉络大多已无从考证,故难以尽述,现仅就发现的古碑刻、古籍将扶沟县部分姓氏来扶起源及其名人浅述如下:
                  刘氏
    据现有资料考证,扶沟刘氏为六支。一支为刘氏始祖刘伯亮,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来扶,在城外种植蔬菜为主。刘伯亮虽贫穷,但乐为慈行善举。后其子孙昌盛,名彪史册。其子刘原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贡,官刑部主事,廉洁自持,济以仁恕。七世刘柬,嘉靖七年(1528年)乡荐举人第九名,官南康府(今江西九江)同知等职,皆有政声。八世刘自修,官静宁(今甘肃静宁、庄浪)知州,再迁祁州(今河北安国),屡著卓绩。其弟刘自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先后官户、兵、刑三部尚书,为官清正,多良政,后告老归田,年75岁卒,晋阶资政大夫加宫保(其墓在万岗村西北,于2005年4月被人为破坏)。刘自存,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升兵部职方主事转刑部郎中,秉公执法,肃清吏弊,迁湖广按察司佥事,辞官归里后,事亲以孝远近闻名。刘自养,生而颖异;二十岁中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乡试举人,29岁堕马而亡,英年早逝,时人惜之。九世刘懋武,由恩荫出守武定(今属云南)等处,以政绩显著,特擢升福建盐运使。本支刘氏有明一代满门荣耀,在我县东街曾为刘自强立“大司马”、“大司寇”、“大司徒”、“大总宪”、“天官大夫”五座牌坊,为刘懋武立“显承斯在”坊,扶之人历代无此荣耀者。现本支刘氏后人散居于城关镇大寺、农牧场刘庄、大李庄常岗(古名“城二岗”)等村。因该支族谱佚于明末兵燹,世次已不可考,至清初,因两街刘姓为争刘原弼忠烈祠财产,兴讼多年,发生同姓不族之嫌,后在城南万家岗后祖茔碑阴处,发现两街辈序,证实两支刘姓确系一本同源。南街刘姓子孙为避明末兵燹,刘守廓迁居城北朱口村,刘守库迁居崔桥。现后裔散居朱口、崔桥、小胡庄、洼刘、前季历岗、谭岗、小岗等处。另一支为始祖刘聚,于元末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扶沟,明初又徙居鄢陵县南街,此支刘氏亦阀阅辉映,明朝刘璟、刘訒父子相继担任刑部尚书。第三支为刘姓始祖母朱氏,于元末携子刘聚由颍州太和县,徙居扶西十里寺岗村,即今韭园镇沟刘村,此支刘氏名人有明崇祯年间刑部尚书刘泽深(韭园镇孟亭村人,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刑部尚书,不畏权贵,案无留牍,日断刑案数十宗,积劳成疾,卒赠太子太保。其弟泽汇,明末拔贡,清顺治二年(1645年)任西华知县,任上安抚明末农民起义军改兵为农,招还流移数百家,开垦荒地千余顷,积谷140石以备赈济,设学田500亩周济贫苦生员。在刘街为刘泽深立“三世叠封坊”以旌其荣。)等。上述三支刘氏族谱均毁于明末战乱,现传世系为清朝所续,其世次紊乱,以讹传讹,在所难免,特别是《朱口刘氏族谱》记载刘伯亮世系,错讹甚多,不足为信。同时,在韭园镇里村发现其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立刘道本墓碑,所载族村有季历岗、沟刘、黑蟒寨、刘河沿、孟亭、胡刘庄、崔桥、谭岗店、洼刘、小胡庄、朱口、鄢陵县南街、马坊等,更是让上述三支刘氏所存史料发生更多重叠交叉,孰真孰伪,扑朔迷离。另三支分别为七里井、水饭店和曹台刘氏。七里井刘氏始祖刘原,明初由鹿邑迁扶沟新集(今大新),因厌其潮洼,卜宅于城南七里,凿一水井,故名七里井。其后裔分布在周刘庄、河涯刘、刘秀庄、孙岳、二十里店、八里营、韩桥、刘营、巩河、朱杨庄、北高楼、香王、韩村等十六庄。但七里井刘氏有刘志宏一支,亦与刘伯亮一支有重叠之处。水饭店一支刘氏,明末以前世系莫考,只知有刘尚智、刘尚信兄弟二人,于明末在水饭店以卖茶水、饭食为生,故名,其后裔分布黄庄、温庄、冯陵、张庞庄、闸上等处。扶沟县韭园镇曹台刘氏始祖刘应吉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汴盖村迁至扶沟县曹台村,建茔前吴村西北角,其后裔散居于顾家、徐家等村。
                 杜氏
    杜氏自汉唐以来代有名贤,相传我县杜氏系杜甫(少陵)之裔,但世远年湮,无从考稽,惟以明初杜福为始祖,杜福于元末为避乱,偕弟六公由山西洪洞县迁滑县,又徙居扶沟,入赘冯陵李文彦为婿,生一子杜成,杜成生二子:杜义、杜春。后杜成留下杜春在扶奉母,携其叔父六公及长子杜义勤王平乱,因功封湖广瞿塘卫军官,遂落户于此(一说杜氏始祖二公,由山西洪洞县迁滑县,由滑县迁扶沟)。今其后代散布于山东、湖北一带。杜氏在扶沟可谓书香世家,名门望族。仅杜清一门,在13代内就考中进士2人、举人5人、副榜1人、贡生5人。杜清,明景泰四年(1453年)岁贡,成化年间任山西大同府(今山西大同)通判,其子杜璿工诗,尤精书法,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与邑人严宪创修《扶沟县志》。璿之子绍,正德十六年(1521年)殿试二甲进士,官户部主事。绍之子孟乾,嘉靖二十年(1541年)贡士,任府经历,工于诗、词。孟乾之孙杜化中,才华横溢,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广东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为明户、兵、刑部尚书刘自强之婿。八世杜津,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任直隶怀柔(今北京市怀柔县)县尹。十世俊彦,官广西平乐府贺县(今广西贺县)知县。十一世之昂,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官山西潞安府平顺县(今山西长治东)知县、监察御史。历次编修《扶沟县志》中,杜氏有20多人参加。明成化年间,杜璿创修《杜氏通谱》,清康熙三年(1664年),杜俊彦续修,称《杜氏家谱》,至1992年,已历十一修。2014年,杜氏子孙捐款30多万元,在韭园镇杜坟村重建祠堂并在祖茔建起围墙。杜氏后裔主要分布于杜街、杜坟、杜官宅、三杜庄、杜家等20多个村庄。从二十一世字辈为:“希同殿作用,文明世长兴,光照中州景,德泽恩上升。”现杜氏在扶已传22世散居于我县杜坟、杜街、官宅、支亭寺、三杜庄、杜家等20多个村庄。
                 韩何同姓
    据何氏创修族谱序载:“何氏韩裔也,本姬姓,韩氏封国,自武王左氏传曰:刊晋应韩,武之穆也,春秋时为晋世卿,食采韩原,后与魏赵分晋地,复为列侯,至韩王安国并于秦,子孙散处江淮间。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历汉、唐、宋虽籍系莫考,而吾族世居淮安,知为韩后无疑也。” 由此可知,何氏本韩姓,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何氏始祖何万镒官任指挥将军,于元末为避世乱,由湖广常德府龙阳县(一说何海世居淮安)迁居西华县西七里仓村,其长子何汉西去,次子何海(曾任陕西庆阳府守备)迁居商村岗村(今吕潭乡尚村岗),为扶沟何氏始祖,现已历23世。三子何江为西华县何氏始祖,四子何淮仍留故乡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扶沟何氏家族科举昌盛,扶沟素有“何半县,万半衙”之说,即历代科举,全县一半功名为何氏考取,县衙一半衙役由万氏担任。自何氏系始祖何海迁扶,现已历23世,期间科第昌盛,为扶邑名门望族。何岩,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居庆阳(今甘肃庆阳等地)知府。何岑,嘉靖十九年(1540年)亚魁,官河间府通判。何岑生二子,长子何出图、次子何出光。出图,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长子县(山西长治)知县、兵部主事。出光,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官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知县,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善诗赋,不畏权贵。至今我县仍有何氏“一母二进士”之美谈。另外,何出光之曾孙何际美,清康熙三年(1664年)会魁,官福建德化(今福建泉州西北部)知县。何肇乾,民国时任宁夏省政府秘书长、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解放前,我县东街有“文武中台”、“世登科第”坊对何氏予以褒奖。明万历七年(1579年),河间府通判何岑创修族谱,万历三十年(1602年),其子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何出图续修,至1986年何泰恂续之,已历十修。该谱分:家训、家规、谱序、敕命、褒词、传、世系图等,以何出图所拟《五言韵录》:“国泰肇鸿景,祖训守若经。作善传继世,葆光锡其龄。佳杰孟祯孝,奉容贵姬松。方春功德素,邑耀安莒宗。鲁恩文峻檄,群江忠良英。登夏吉贯赋,信川孔敬濛”为字辈,现何氏散居于吕潭乡前河村、韭园镇湾赵村、练寺镇双庙村、城郊乡姜女庙村、江村镇白亭村等处。2015年春,何太红、何鸿鑫、何景收等动议续谱。
《韩氏族谱》记载,韩氏始祖韩逢春,于明末携二子韩云旺、韩可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扶沟县城东北三里韩庄,建茔城南万岗村东北角,祖墓、祖碑被毁于1958年。长门散居于韩庄、大李庄、花园、靳庄,二门散居于县城东北七里韩家村,后并入徐庄。吕潭南门外韩氏系河北迁扶,1996年续修族谱时,两支韩氏同续入谱。扶沟县固城乡固北村韩氏系祖籍湖广均州(今湖北省光华县),始祖名讳失传,二世韩座,配陈氏,三世韩学配宋氏,至四世韩以光,配郭氏、赵氏,生六子。韩以光用扁担肩挑六子,从湖北省光华县迁居固城,从此分为六门,字辈从第一世至二十世为:以邦思世青,山岭国金瑞。谦尚福德临,道义诚克永。因韩何同姓,每逢何家祠堂(址在今城关镇红旗小学北半部)举行祭祖仪式,均邀韩氏族人参加共祭。   
                罗氏
    罗氏乃祝融之后,封于罗,以国为姓,春秋末国亡北徙,故扶沟境内有罗王冢(今曹里乡秦岗村一带),其后裔散处四方,至明朝初年,罗氏始祖罗鼎昌本豫章人,以孝廉任永平府司狱,嫌豫章辽远卑湿,择居扶沟城南姜范村,即今罗沟村(另有从山西洪洞迁扶之说。清朝扶沟知县蒋其昌《罗兵宪公传》记载:“兵宪罗公讳玹,字孟玉,号东泉,其先晋之洪洞人也。明太祖甫定豫省,思以天下之望族实之,其始祖鼎昌被诏移豫,遂隶扶沟”)。罗氏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三世罗俊、四世罗赞、五世罗玹祖孙三代3举人、2进士,且孙为解元,一门文风丕振,书香世家。罗俊官汉中知府,罗赞、罗玹同官至监察御史,皇帝曾为其敕对联“父子继台官当朝荣遇,祖孙历岳牧累世忠贞”、“抗章陈剀切之言累输忠悃,按节展激扬之志丕振风声。”并立“父子台谏”、“两朝岳牧”二坊以旌其荣。罗玹的后人从11世罗斌始,从事中医研究,连续九代皆为中医世家,慈惠当世,普济众生,实为历世所罕见。明朝弘治年间,罗氏第五世罗玹由监察御史解任后,创修族谱,至1996年为六修。该谱分:序、茔匾墓碑式、敕命、传记、世系图,共五部分。字辈为:“圣应实用君,诚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禄。”共四十字。后续派字为:“忠孝全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甲第,奕代萃冠裳。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云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其谱记载罗氏三世罗俊、五世罗玹墓碑分别由明代状元吴宽、伦文叙题写,可见其家族之荣耀。现罗氏散居于我县罗沟、焦桥、罗冢、水泉等10多个村庄。
                 严氏
    严氏本庄姓,春秋楚庄王后裔,自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氏。扶沟严氏始祖严德,字宗仁,在宋朝时居住在西华县赤狼村。第三世严子明,字大光,仕元为金牌万户,遇世乱避兵,徙居扶沟县南洧阳故城,后因严氏世居于此,故名“严泰城”,即今扶沟县练寺镇严村。严氏在此繁衍生息700余载,为扶南望族。六世严恭,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贡,官浙江富阳知县。七世严宪,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陕西按察司副使。八世严荩,弘治十七年(1504年)贡,官河北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及河南内黄等地)教授;严兰,成化十九年(1483年)举人,官山西隰州(今山西隰县等地)知州;严薰,正德五年(1510年)贡,官南康府(今江西九江市)知事;17世严从宽、裕宽俱为清乾隆年间贡。19世严楷,乾隆年间官州同;严朱嘉庆十二年(1808年)岁贡;严杰,道光年间廪贡,官新郑县儒学训导。21世严坤,光绪年间训导。22世严效曾,清朝光绪癸巳恩科举人,民国初年曾任开封道财务局长。23世严鹏举,民国期间任县民团军团长,带领军民英勇抗日,为民族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因严氏家族代有功名,友善邻里,有“世有令德”、“积德延年”、“化彼四方”等匾额悬于家祠。后裔分布在严街、窦虎营、练寺镇严村、秦沟村西头(东头严氏系“颜氏”讹传),西华县潘岗及滑县、禹县等地。《严氏族谱》于明朝成化年间,由陕西按察司副使严宪创修族谱,并在南街(今桐邱路皂角树处)修建祠堂,建茔于县城西关,惜族谱毁于明末战乱。清康熙年间,严氏分为光裕堂、青满堂、杨树坟等堂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七世严从宽根据遗碑重修族谱,并创修严氏光裕堂祠堂(址在城关镇红旗小学东南部,族村有严村东头、严街、秦沟、窦虎营,严村西头、西华县潘岗仍在南街旧祠举办祭祀活动)。清嘉庆年间,严氏第十九世严杰(曾任新郑县儒学教谕)建茔于城南萧营村北。至2010年3月,二十六世严连河、严长河续修,为七修,全一册,线装。全谱分为:序、图、凡例、字辈、家范、人物、碑记、世系图、附录,共九个部分。从二十二世的字辈为:“国家运景明,其贤乃大同。然如本宗庆,翼学步云程。”西华县逍遥镇严庄严氏本系山西阳城人氏,于明朝洪武初年,始祖游宦金陵,又从金陵迁居西华县清水镇(今逍遥镇)东北里许西柴城(今严庄村),至三世严锦城时,生二子,为避兵役,长子严福随父,次子严贵随母姓,改李氏,并更名为“严李庄”,后又有后裔迁往庄铺和扶沟县固城乡常陵岗、立岗等处者。其字辈从十八世至四十七世为“慎允永克纯,震志纪光明。正复兴义信,裕晓敬临之。传家学修德,同庆世恪公”。
                 郭氏
    (一)扶沟、太康郭氏乃唐朝名臣汾阳王郭子仪后裔,明洪武年间,郭氏始祖由山西迁至太康县之郭寨定居,传至八世郭秉忠,迁太康县东北鸡鸣寺,生四子,后遇不测,外迁,长子迁至扶沟县城东百党岗,生三子,有二子分别迁城西、城东南拍子张,至十二世,郭梦宾、郭梦泽又迁回百党岗。现后裔散居于三太冢、轩西岭、郭庄、首帕郭、叠路头、秦沟、杨村、郭墩、城内书院街以及太康县等地。《郭氏族谱》创修于1990年,由郭金山、郭全忠、郭开印主持,从二十四世至四十三世字辈为:续成汾代昌,英威贤智继。谦恭廉明慎,匡盛辉万邦。(二)尉氏、扶沟郭氏“谷郭一家”也本汾阳王后裔,明洪武二年,始祖郭繇德兄弟五人,由山西洪洞县东迁,长郭文华(五品武生)迁通许东八里六营村、次郭兰华迁开封西四十五里瓦子坡(一说迁山东),三郭繇德、四郭繇政居尉氏,五留于晋。郭繇德与其弟郭繇政定居尉氏县东二十五里凤翅岗小王庄(即今榆林郭村)。洪武三年,郭繇政又迁居膺福寺(即今尉氏县永兴镇东兴隆寺右侧孙留村),其四世孙郭彦器任青州府主簿,因军钱累,此支改郭姓为谷姓,故有“谷郭一家”之说,现已传二十三世。《郭氏族谱》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谷九如创修,二000年由郭兆成、郭显国、郭书珍等主持重修,字辈从十二世为:有玉斗天景,云文兆显忠。绍芳含瑞志,秉允克洪东。族村有:扶沟县白潭镇西白庄、韩寺营、兰郭、郭庄及尉氏县、杞县、开封县等处。(三)通许六营郭氏。郭氏先祖生活在山西汾阳,乃唐代大将郭子仪之后,有两大派迁往通许县。一是南宋绍兴年间,山西汾阳郭氏47世孙郭福积的长子郭明修、次子郭继修迁居咸平县西南凤岭村(即今小岗村);二是明洪武二年郭氏始祖郭繇德兄弟五人,由山西洪洞县东迁,长郭文华(五品武生)迁通许县六营村、次郭兰华迁汴西瓦子坡,清朝同治年间从二十六世所传字辈为:“德善福广,永可继兴,芳昭万世,正本耀宗”。此支迁居扶沟江村镇郭庄、崔桥镇娄灵石等村。扶沟县郭氏名人有:郭维一,明洪武年间任慈利(今湖南省慈利县)知县,郭鹏,宣德九年(1434年)贡,任长垣(今河南长垣县)知县。郭铨,正德三年(1508年)贡,官肤施县(今陕西延安)知县。郭同,嘉靖十九年(1540年)贡,任无为(今安徽无为县)州学教谕。郭汜,成化年间任淮安(今江苏淮安、淮阴、盐城等地)长宁库大使。
              吴氏
    吴氏始祖泰伯,一作太伯,姬姓,吴国始祖,商末陕西岐山周原人,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太王晚年,因少子季历之子昌贤,欲立季历,以传位于昌。泰伯循其志,托辞为其采药治病,偕弟仲雍南奔,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随从民俗,断发纹身,以示不返,在此传播黄河流域文化和农耕技术,深得百姓拥护,归附者千余家,号“勾吴”,后来季扎封于吴地延陵,遂以吴为姓。因此,吴姓乃泰伯之后裔。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吴氏始祖吴隐由陕西平凉迁居扶沟县西北角郭村,生八子,只知第四子吴昊以上三子,长子迁山东,次子迁固始,三子迁杞县,其余四子下落不明。吴昊生四子:宗鲁、宗周、宗文、宗武。分为四门,长门散居于扶沟县南园、鸭岗、和庄、北吴、梁庄、吉庄、窦虎营、高河套、前岗、袁岗、谢庄、杨王、太康县丁集等村;二门散居于扶沟县老庄、吴桥、学户、小吴庄、前吴、马庄、太尉铺、鄢陵南、北吴等地;三门散居于淮阳县、郸城、鹿邑、柘城、尉氏等地;四门散居于太康县吴庄、大吴、小吴、三里口、东张、大许寨吴庄以及淮阳、西华、许昌等地。共99个村庄。因历经黄水泛滥和战乱,族谱遗失,1979年重修,从一百世至一百一十九世字辈为:凤国宗继公,永本景祥田。德福诚克敬,芳名传万年。由著名农民诗人吴书款作序。
吴氏名人有吴夏,明洪武癸酉科(1393)举人,授四川重庆府教授。民国年间,吴化孚、吴凤翔均任扶沟县长,吴仲实任参议长。
                 陈氏
    (一)明初,陈氏始祖陈德新,系卫籍,由江南凤阳府五河县兑河口迁居扶沟城东三十五里建雄镇(今太康县瓦子村)之南,名曰灵子村(今太康县陈大庄),建茔于建雄镇艮方,自三世分为四门,又传始祖居于丁村口之西,即今焦庄北边陈家庄,后又移居金岗尾之南,即今栾坡之南,亦名为陈家庄,后又迁居建雄镇街中,因厌恶此地为尘嚣之地,不可以居子孙,后又卜居杨村岗东二里许,今名陈家堂,复又移回灵子村,其村四面凹下,中央高耸,为风雨和会之区。其后裔散居于陈桥、陈庄、杨庄、桑园、马村、北关、陈大楼,以及鄢陵县冈陵寺、太康县等地。明朝创修族谱,毁于明末兵燹,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1990年续修。(二)包屯陈氏。包屯原名陈马岗。陈氏始祖陈子禽乃孔子弟子,其后裔于北宋末年,南迁盱眙,明初,此支陈氏迁居扶沟陈马岗,后代现分居于陈家岗、小岗、吕潭、季历岗(因岗之南首有周太王三子季历衣冠冢,故名)等村。(注一:扶沟县陈桥、陈庄、杨庄、桑园,鄢陵县冈陵寺等村系三门一支,于清初由陈大庄迁至城北十二里轩辕庙西北角陈桥村,以给人种地为生。注二:据旧县志载:“康熙中,平台湾,分其兵隶各省,有陈姓者安置扶沟秦陵岗。。。。。。凡庙碑有都司陈英者,即闽兵也。。。。。。”由此可知,另有一支陈姓从福建迁来,居住在城西南秦陵村一带)
                张氏
    (一)焦花园、老龙岗张氏  《焦花园张氏族谱》载:明初,始祖张时由滑县迁扶沟西关,越四世发迹,张笃敬考中万历辛丑科进士,授南京户科给事中,又徙居城南二十里焦花园村,族谱毁于明末,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老龙岗张氏族谱》载:张氏始祖张启文,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扶西五里老龙岗。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创修族谱,并在县城小十字街创立祠堂,在祠堂大殿东壁立族谱碑三通。又据民国年间张继善叙述:西关张氏本姓李,先祖曾任南京兵马司指挥,滑县人氏,因犯罪斩首,举家犯剿,其子潜逃到扶沟老龙岗藏身,隐姓埋名,改李为张。究竟孰是孰非,莫衷于是,可能另有隐衷。上述两支张氏同坟共祠,关系甚密,但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因争夺城西刘家岗坟地及祠堂财产发生诉讼,官司打到省城,两败俱伤,此时,所续族谱亦因家族讼斗而弃之一旁。2002年续谱时,亦对先祖由来争执不断,纷纷扰扰。2008年,张法周重续《张氏族谱》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见解独到。此支张氏族村有西关、焦花园、老龙岗、大张庄、八里庙、张营、鸭岗、黑蟒寨等处。(二)南园张氏   据民国八年(1919年)九世张纯德墓碑载:“始祖兄弟二人,长讳大功,次讳二功,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也。明初来扶,一居杨村岗,一居裴村园丙方,裔孙彼此易祖而祀,亦以示久而相亲之意焉。我此祖实二始祖之九世孙也,卜葬于此,迄今已二百有余年矣。”此支张氏族谱毁于明末,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时,二至八世名讳已无可考,仅从九世起。1996年3月,张坡、张法安续修,族村有南园、新南园、东后街、寺前街、窦虎营、晋桥、瓦岗、屯民庄、吴桥、魏寨、聂埠口、杨村岗等处,字辈从十二世至三十一世为:“印应成振锡,清万志明德。英杰会良才,贺香照家来。”(三)衙门口(扶沟县衙前)张氏  本支张氏乃汉代张留侯后裔,世为江南望族,清康熙年间,张宏禹以岐黄业游于扶,遂家焉。族村有窦虎营、朱村岗、硝庄等处。(四)三凤祠张氏  此支张氏不知从何地迁来,本族张氏有南、北、中牌之分,至清顺治二年(1645)南北二牌已无从可考,只知明代有盛氏安居于县城东南牌路茔,生三子:张崙、张凯、张崇,弟兄三人同中举人,俱入乡贤,时有“同胞三凤”之说。清顺治二年(1645年)创修族谱。族村有中张岗、岗子、东店、栾坡、宋桥、排路张、萧营等处。本支名人有张崙,明宣德乙卯科(1435)亚魁,授曲沃教谕,桃李满门,一时应乡荐摘捷蟾宫成名者数十人,门生李进明弘治间任河南布政使,曾亲诣焚帛致奠。张凯,明景泰庚午科(1450)举人,曾捐资倡修学官,人多义之,后提升南康府(今江西九江一带)通判,又升延安府。张崇,明天顺已卯科(1459)举人,授泞县知县。裔孙张大化,清光绪十年(1884)贡,参与十一修《扶沟县志》。其书法造诣,远近闻名,片纸只字,人皆珍之。另据包屯镇陈岗《张氏族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张氏始祖张四园由固始县迁入扶沟县城南萧营村,本支张氏自称萧营村为老家,但萧营村三凤祠张氏二世祖张崙弟兄三人为明朝宣德、景泰年间人,而此支张氏为明朝万历年间由固始迁入,显然不属同支。(五)马村张(即前张)张氏亦口传由山西洪洞县迁扶,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修族谱,“文革”期间遗失,仅以出土祖碑推测出各村世系,于1995年出版,族村有东前张、后张、张挂、张庄、杨庄、张继膏、邢坡、陈城、袁庄、吕庙、焦桥、崔庄、小沟沿等村,字辈从十八世开始为:“国士秉忠义,福禄祯祥同。继述永孝思,廉洁仰宗功。仁敬栋梁才,智富裕昌宏”。(六)韭园镇拐张张氏。元末,张成甫父母葬扶沟之黄甫岗,长兄亦留于此,其季弟移居金陵,子显道任山西襄陵税课使,弃官还里,自扶沟黄甫迁居鄢陵。原有家谱明季经兵燹之后,残毁不传。清初,重修家谱,亦阙未备。乾隆五十年,张氏族长太学生元会率合族人又重修之,俾十七世后以“公廉平恕”四字(字辈:公忠全善体,廉静保安贞。平和宜久养,恕道可恒行)。
             翟氏
    自洪武九年奉诏由洪洞迁扶于城西南隅,距城十五里,尹村店之西岗翟家楼(即今柴岗乡翟楼村),始祖之名字荡然无存,始祖生二子,名字、德配亦难考核。始祖葬于村南岗,二世长门名字失传,生五子:乃文、乃善、乃良、乃礼、乃福,排殡于始祖墓前神路以东,厥后乃字辈兄弟五人各迁坟茔,是为东五门。二世二门由始祖茔迁于杨树坟,更由杨树坟迁于西茔,西茔者即始祖茔之西。长门、二门之分由此为始。
来源:扶沟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