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漫谈扶沟姓氏

发布时间:2016-3-7 10:58:36

                     漫谈扶沟姓氏(二)

                     李连河

         朱
    扶沟县朱氏系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之裔,洪武三年分封河南开封府。族村有朱岗、北朱岗、马家场、宋湾、包屯、朱村岗、朱屯,鄢陵县朱家、沙滩、火岗等村。另有一支朱氏,为刘姓始祖母朱氏,于元末携子刘聚和侄子朱某由颍州太和县,徙居扶西十里寺岗村,即今韭园镇沟刘村一带。固城乡固城村李氏,传曰为“朱李”。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朱氏皇族王爷薨,择址固城村西北三里的土岗为万年吉地,在土岗东南角修建陵墓,并诏令修建墓庐,由其子在陵前守孝三年。因此处东有凤凰岗,西有大浪沟,地形呈“龙凤呈祥”之势,故王爷之子即定居于此,繁衍生息,将土岗命名为“朱岗”。到了清朝初年,清廷借故剿杀朱氏皇族,血洗朱岗,家族惨遭屠戮,只有一位朱氏公子被追至固城村西门里时,看到一个挑担卖李子的,随机应变,讹称姓李,才免遭死难。其后代后来为躲避清廷追杀,即在固城村隐姓埋名,潦倒度日,家园虽近在咫尺,却有家不能回,任凭家业败落,土地荒芜,他姓人家肆意吞并,后来虽说人丁兴旺,但惧怕清廷政治迫害,仍白天不敢到祖茔祭拜先人,只能在夜间祭奠,直到清朝末年,才敢消除禁忌。   
              曹岗曹氏
   其先为陕西宁州人,明“前七子”之首李梦阳的姐丈曹经,于明弘治丁巳(1497年)携家游汴,投奔李梦阳,而李梦阳先世在扶之大岗(即今扶沟县崔桥镇王岗村,民国年间在洪山庙左前方尚存李梦阳衣冠冢和墓碑及后代坟墓,今仍存其址),因同占籍(即今扶沟县崔桥镇曹岗村)。本村历史名人有曹嘉(1493年-?)字仲礼,副使李梦阳之外甥也。明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选庶吉士。已卯(1519年)春,帝自加太师,敕谕南巡,嘉与修撰舒芬上疏谏,帝怒,予杖。嘉靖元年(1522年),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具疏劾坐院都御史,都御史不知也,问曰:“所劾者谁耶?”嘉挺身曰:“老先生。”由是直声震天下(此段出自《词林人物考》前后俱本《明史》)。会史道劾大学士杨廷和,逢帝怒下诏狱,嘉上言:“新政之初不宜箝天下之口。”弗听,嘉乃列朝臣五十余人为四等,各有品目上之,为给事中安盘、毛玉所劾,谪昌邑知县,未几,又为御史向信所劾,再谪茂州判官(旧志谓因议礼遭廷杖,谪历城令,再贬茂州判官。按廷杖系嘉靖三年事,嘉於元年已被贬矣,旧事误)。后帝深疾廷和,凡忤廷和者俱诏用,嘉始得复官,出为凤阳知府,升山西提学副使,历参政、按察使,转江西右布政使,所至以精悍称,多表竖。曹嘉兄弟之子曹赐爵,例贡生,性警敏,善属文,尤精钟、王书法,尝从嘉都门卒业北雍六馆,士得其片纸辄珍玩之,嘉爱之,尝语人曰:“他日亢吾宗者,必此儿也。”嘉靖年间授湖广钟祥簿,为中丞王某所器重,事有疑贰辄以投簿,民亦惮簿,逾其令,奏绩获上,考选山西武乡县丞,致仕归。曹嘉墓在扶沟县城西南隅,即今花园路西凤凰花园小区东北角
                     秦氏
    秦氏始祖秦立柱,字之石,配李氏,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在大槐树下,兄弟三人以破锅为记,长子去沁阳县,次子留山西,三子立柱,携眷迁至扶沟县城西北四十五里鸭岗口,即今曹里乡秦岗村,至今已六百余年。始祖生二子,二子生十孙,故有前五门,后五门之说。前五门一、二、三、四门,曾建茔于祖茔之南隅,五门因迁出,先世之茔仍在祖茔之右;后五门改建茔域之西南隅。至于秦李同族之说,清嘉庆二十三年五续家谱有“重修两谱为一谱”之说。族村分布在扶沟县城西关、秦岗、北梨园、蒋洼、刘秀庄、耿庄、马家场,鄢陵县贾庄(秦楼)、小东街,太康县梦庄以及尉氏、长葛等县。固城乡固南村秦氏系明朝后期始祖秦李由禹州市古城镇秦庄迁入扶沟,秦李生秦守殿、秦守库,定居固城乡固南村,字辈从第十世至二十五世为:“志存毓松,道长福临。渭源发祥,鸿业远昌”,至今已传十六世。
                 聂氏
    聂氏始祖七公、八公弟兄二人,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扶,七公始居董村,后迁许岗,八公居县城西北十里庙头岗。明宣德二年(1427年),聂钦开书香之始入贡,嫌庙头寨地狭人繁,即徙居吕潭乡罗敷庙地阔处。名人有聂珂,明成化庚子科(1480年)举人,初授光禄寺典薄,后迁山东莱州府(今山东莱州)通判,聂献元清乾隆年间廪贡,官济源训导。聂恒茂,字松亭,民国年间扶沟县城西庙头寨村人,其家道殷实,为城西首富,门悬“双千顷”匾额,从扶沟到开封,他不用喝别人家的水,可见田庄之多,他不仅拥有数不尽的财富,还恤老怜贫,乐善好施,广做善事,出己资筑寨垣以防匪患,输粟米广布施以赈灾黎,深得百姓爱戴。《聂氏族谱》于清康熙年间由十一世聂博九创修,至2009年,已历十修,字辈为:“心泰应常培,家运方克昌。和平守孝友,先泽德名扬。”现聂氏后裔散处韭园镇庙头寨、吕潭乡聂老、聂楼、牌坊庄、赵楼、大新镇刘店、冷店、柴岗乡鹭鸶台等20多个村庄。
             呼侯孙三姓同宗
    始祖鸿胪寺序班呼枨为山西洪洞县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率亲友部属迁扶,其三子分别以赐爵为姓,长子守器姓呼,次子邻珠姓侯,三子灵觉姓孙,各立门户,殁后同葬于摆渡口村东南,名曰呼侯孙三姓坟,并立碑永志。据曹里乡摆渡口东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呼侯孙三姓碑载:“呼侯孙三姓者本一宗也,相传已久,莫知来历,墓前立有呼侯孙始祖之碑,损坏亦有人新之,何以不久远?于是三姓各族长共立新碑,俾世世相传,三姓之为一本云。” 1993年续修族谱,已历二十五世,族村为呼庄、侯家、孙家、游家、李堂。字辈从十八世至三十七世为:“金殿执臣礼,永庆世升平。勤俭家声振,廉明道克成。”
                 李氏
    李氏在我县为大姓,支脉繁多。(一)一支为明洪武年间,李氏始祖李成由山西洪洞县随父兄迁居河南,长兄李大成因姑表关系迁徙太康。李成后裔以北街为发源地,即扶沟“北街李”,散处于柳毛、轩辕庙、竹园、李八岗、李岗、李寨、冯陵、小沟沿、宋桥、大李庄、郑庄、邵口、任庄、单堂、魏庄、朱村岗、大陈庄、西蒋洼、杨庄、六上、小李庄等村庄。民国年间创修《李氏族谱》,2002年由李伯祥主持续修,分三册。(二)另一支李氏始祖李子实(此支李氏祖先因曾居住于扶沟县衙前,故为“衙门口李”),于明洪武年间,由武陟县迁扶,定居孟亭集东,建茔孟亭之南。至二世李士能、李椿、李岳弟兄三人,迁居晋岗李村,分为三支。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十世李印明等创修族谱、家庙。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岁贡李位庚第四次续修族谱。民国年间由国民党扶沟县党部秘书李子正(字挺然,后裔在城南邢坡村)续修。1997年,由李新局、李群成、李遂成等续修时,因代远年湮,据晋岗李占中所藏嘉庆残本已不能连贯,只得挖祖碑,查遗藉,广泛收集史料,予以贯穿,连缀成册。时台湾人李学仁捐款一万元,重建家庙。现此支李氏后裔散居于晋岗李、小寨、秦陵、邢坡、小李庄、雁周、皂角树李等村,字辈从十七世至三十六世为:广心国德运,光明照乾坤。和平守孝义,先宗昌宏扬。(三)另据明嘉靖26年(1547)汴岗《崇圣寺重修记》碑文记载,李仁美于明初由山西洪洞来扶,择居殡王岗(即汴岗村),其裔世居于此。名人有李恭,明正德十五年(1520)贡,官山东东昌府博平县(今山东茌平县)教谕。其同代人李诜,善楷书,当时碑额多出其手,其文古健雄浑,有秦汉遗风。(四)始祖李如山原籍山西,明初由洪洞迁扶,卜居城南廓外一里许,时人呼之为“城角李村”。始祖母左氏后生二子,长子事父居城角,其后择兆于村北;次子事母于城西十五里支亭寺,移居前左村,后又择兆于村角,故始祖母之墓基于此。始祖父母生不同村,卒不同穴,一家子孙两不相商,日复一日,岁复一岁。其后族人大多徙居他乡,如城东十五里李家洼,城东南二十五里大姜庄,并城角李、支亭寺四村,同系一本之亲。(五)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山东昌乐李翔任扶沟典史 ,其后人占籍扶沟。
                万氏
    万氏系周文王第15太子毕公高之后,居扶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74年)时寓居赵岗,至今遗址尚存。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合族逃散。明洪武年间,万福聚自尉氏旋里,始迁城南之“颍村”,即俗称“万岗”。万氏名人有万九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官南阳府内乡县(今河南内乡)教谕,重修学宫、建魁星楼,皆首捐清俸,在任16年致仕归。临行诸生泣送,为其立碑于明伦堂前,额曰“鹅湖遗范”。万方极,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江苏青浦县(今上海西部)知县。施仁政,重教化,为一代清官。现万氏散居于城郊乡万岗、田庙、五里店、于沟、下岗、柴岗两冢坡、前李等处。
                郝氏
    明洪武年间,郝氏始祖母李氏,携其子郝成,由山西洪洞县迁大梁,转徙扶沟县,入赘城北韩村岗马公为婿,后徙居孙岳岗,其后裔分布于郝岗、郝寨、孙岳、高岗、郝街以及太康、通许等地,至1998年八续族谱时,已历二十一世。该谱前为郝氏一至十世世系表,十世以后,按族村分续,门分亲疏一目了然,且每族村前叙述该村简史、掌故等,别具心裁,为研究郝氏源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郝氏虽历代务农,亦为扶邑望族。八世郝维乔,登明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进士,官陕西右布政使。郝维康于万历年间为救灾民捐粮一千石,上嘉其义举,特褒奖之。十二世郝廷松,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举人,侯选知县,书法精绝,为时人所慕。县城内有为郝赟立的“青琐褒纶”牌坊,为郝维乔立的“两科都谏”、“三代恩光”、“黄门威风”牌坊,为郝维康立“高义匡时”等五座石坊,以彰郝氏之荣。
                 唐氏
    据老年人说,唐氏远祖因为遭到天灾人祸而无法生存,对他的八个儿子说:“你们各自谋生去吧,把咱家那口大锅砸成八瓣,你们弟兄八个每人保存一瓣,不管谁在哪里定居下来,子孙后代见了面,只要有锅瓣为证,就认为一家人。”这弟兄八人就分散到新郑、鄢陵、扶沟等地定居下来。这个传说,说明扶沟境内的唐氏和鄢陵、新郑等地的唐氏是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另据老人传说,唐氏近祖原在城南田庙村住,后弟兄两个分家后,一个迁移在城东南二十里处汴岗镇的唐庄,一个迁移在城西南二十里处柴岗乡的唐庄。有老人回忆说,清朝末年,唐氏有人当了官,同时在汴岗唐庄和柴岗唐庄立旗杆,这也证明,这两个唐庄的唐氏人的血缘可能更近些。因《唐氏族谱》毁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黄水之中,扶沟县原文联主席唐贵知于1993年9月重修,由于资料缺乏,仅以老年人能回忆最早的先人为第一世,按辈依次排序,共编排八代人。该谱收录了扶沟县汴岗镇唐庄,柴岗乡唐庄,吕潭乡吉唐庄、齐桥,农牧场梁庄,城郊乡河湾、刘老庄的家族世系。新创立字辈为:“家谱重建,千秋相传。祖宗昭远,世代英贤。”
             于氏
    为逃避战乱,于氏先祖从陇西迁往河南中牟,元朝末年,于氏始祖于聚又迁居通许县六营岗,其字辈在清朝顺治五年仅存“五福昌广”四字,乾隆四十二年增“全新连芳、从善兆吉、因以恒扬”。此支于氏在扶沟县生活的有北于庄、于庄等村。
               林氏
    明初,始祖林淮由山西东南迁扶,定居于扶沟县林湾村。林光祚、林甡于明崇祯年间考中武举,林光祚又中清朝顺治壬辰科武进士,任云南提标游击,其后裔留居云南。
               卢氏
    始祖卢成弟兄三人,于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移居河南,一居扶沟,一居许昌,一居河北。卢成先定居李田村,后又徙居周坞岗。现其后裔分布于白亭、卢庄、麻里等处。《卢氏家谱》于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按察使卢传元创修,毁于明末,清康熙十年(1671年)卢懋廉、卢世扬重修。从十一世至三十世的字辈为:“允克绍先业,恪恭守祖训。谦诚身之宝,忠贞家乃延。”该谱的人物传记、碑记、敕命、行状、墓表、挽幛等文献,为研究卢氏源流提供了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但因2009年十一修族谱校对不严谨,错别字甚多,诚乃一大遗憾!
                  路氏
    路氏始祖路武功于明洪武年间,自安徽省太和县迁扶,定居城西李家集。康熙年间创修族谱,历经兵燹,至民国初年已佚。民国八年(1919年),路步云、路尔增、路平甫等重修,1988年2月,路祖印、路光华等续修,全二册,线装。路氏从十六世起字辈为:“尔继祖宗光,修齐乃荫昌。治家存厚德,立国作忠良。”后裔分布在李集、汲下、路庄等村。
                  司氏
    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司氏兄弟五人于明洪武七年秋,奉诏迁豫。行次属长、二与三、四、五守故,于时得地郑州之南太山之北,即大司庄,现为新郑县小桥乡长门司鼎所居,二门司安迁居通许李左,三门司瑛迁居密县长岭岗司沟。乾隆五十四年续修族谱,然时过境迁,续谱工作刚于一九六六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势如破竹,使族谱数十册焚之一炬。
              高氏
    始祖高大功,于元末从山东茌平县携三子来豫,居西华县赤狼村,长子高德生三子:高鹏、高严、高桂,其后裔分布于西华、扶沟、太康等地,约10万余人。《高氏族谱》创修于明永乐年间,明末失于战乱,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举人高甲三重修,至1983年,已历六修。从二十五世字辈为:“永恒世存正,凯刚乾谦龙。另有在明朝天顺年间,山东博兴举人高宣任扶沟教谕,其后人占籍扶沟。
         “陈贾杨王”四姓同宗
    明初,杨氏始祖杨乐马由山西洪洞县迁扶,杨乐马生四子,为避差徭,改为四姓,长子随父姓杨,次子随母姓王,三、四子分别随继母姓陈、贾。杨王村父姓杨而子姓王,陈贾村父姓陈而子姓贾,久已相沿,后在科举考试中,督学使者见而怪之,遂各姓其姓。今杨姓虽分为四姓,但本同宗共祖,则合敬同爱,睦如一家,共一祖茔,互不通婚。其族谱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恩贡王宅三创修,至1988年续修,已历六修,字辈从十四世为:“乃廷敬绍祖,应之步维勋。希中其询善,思震克诚钦。”
                 樊氏
    元末明初,樊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大梁老府门前(今开封市御街),至明末,樊南、樊仲、樊昌兄弟三人避乱,奉母南迁,樊南居扶沟县樊家村;樊仲居双营(今大李庄乡中营村),后徙居鄢陵县南老樊店村,又迁陶屯村;樊昌因战乱亡于陈集东郊,后裔迁西华县清河驿。字辈为:“南九鸿吉鹏,子元建生作。维清金声裕,文明德泽同。”《樊氏族谱》创修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续修,分上、下卷,线装,分序、字辈、凡例、世系,特别是在卷末附有《镇华吟稿》,收录樊建旐诗歌60余首,其诗格调清新高雅,别有韵味,所写《赠六合寨诸练长书》,对研究扶沟县重点文物景点六合故城和闯王李自成、捻军在扶活动情况,提供了珍贵历史资料。
                   齐氏
    始祖齐成、齐用,于明初迁至邑北雕陵岗,其后,齐用葬于该岗官宅东偏,名曰后茔;齐成葬于该岗八角庙东偏,名曰前茔。《齐氏族谱》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并刻制族谱碑立于光禄寺署丞齐敬宾(即齐小官)墓前。历次续修族谱,均不知始祖从何地迁来,只载“世为河南扶沟人”。近年,在曹里乡雕陵村南岗出土明万历年间《明处士古陵齐君合附墓志铭》载:“齐熙,字时化,号古陵。。。。。。齐之先乃直隶蒙城人,明初始迁至扶沟,历让、通、表、淇、恺六世,熙为恺次子。”韭园镇齐路口村于民国八年(1919年)续修族谱载:“始祖讳成,号至诚,后葬于雕陵岗东偏,名为前茔,二世讳让,号忍庵,三世讳伍,号位五。”由此可见,扶沟齐氏于明初由安徽省蒙城县迁扶无疑,齐成后裔分布于吕潭、八角庙、南地、岗西、东五、西五;小庄、游家南头、齐路口齐氏由岗西迁至;李堂齐氏由八角庙迁至;李楼齐氏由齐路口迁至。齐用后裔分布于官宅、集上、胡横、门朝东,老庄、游家、刘桥、齐村(民国年间齐村寨门上方仍存嵌额“济南寨”)、高岗、太康县平等街、宁陵县藩落庄、西华县逍遥齐氏均由官宅迁至,郝寨齐氏由刘桥迁至,东曹庄、王岗、张庞庄、硝庄、盐场、雁仓、张君白、县城北关齐氏均由齐村迁至,黄寨、齐桥、廉桥、齐庄齐氏,均由门朝东迁至。1988年重续族谱时,议定齐氏从十八世字派为:“文化际祥光,福瑞冠家邦。克昌绍祖业,作善世泽长。”
                王氏
   (一)江村镇闸上王氏  明洪武初年,王氏始祖失讳,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江村集,又迁闸上寨,所修族谱失于明末兵燹,民国九年(1920年)由河南省财政厅厅长王光第重修,1983年十二月续修,已历二十六世,此支王氏分布于闸上、太康县瓦子等处,宗派从十六世至三十五世为:“经纶秉中治,德化钦文明。瑞兆光有庆,仁余世泽恒。”(二)北大王庄王氏  王氏始祖王观光,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扶,卜居城北五里许,村名老龙窝。明万历年间邵阳知县王格创修族谱,几经续修,毁于清咸丰年间捻军之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岁贡王谦广查邑志、碑记,重修《王氏族谱》,并从二十三世拟定字派为:“宗同祖合,本源可知。光崇先业,法立心怡。家声丕振,兰桂豫期。福泽永庆,公秉孝恩。2008年,由王一新、王树培等续修,族村有:城西大王庄、小王庄、董村、二十里店、城北大王庄、郑王庄、石桥、南园、凉亭、盐厂等处。(三)城南王墩王氏  此支王氏族谱遗失,2010年王玉文重修时,在汴岗镇五所楼村发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志乐墓碑载:“公之先,古晋洪洞人也。明初,其迁祖兄弟二人同至扶,二居城南五里墩(即王墩村),一居焦家桥东北关帝庙。”另据王墩村现存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举人薄玫撰《王氏始祖墓碑记》(残)载:“槐树王氏也。明初同胞二……籍贾鲁河东关帝庙……讳好义,任新成、陇西两县知县,其后家业鼎盛……氏为扶望族。”但据在王墩村南出土明万历年间王嘉命墓志铭载:元朝末年,王氏始祖王伯玉为避乱,由确山县徙扶,居城南裴村。究竟此支王氏从何地而来,难以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王玉文遍访老者,遍查遗籍,于2011年以村为单位编排出《王氏族谱》,族村有王墩、五所楼、王梅桥、杨桥、王阮、罗敷庙、万庄、宋寨等村。此谱虽世次难以连贯,看似紊乱,但为进一步研究此支王氏提供了系统的历史资料,难能可贵。(四)尉氏县王老王氏:王氏始祖王正,祖籍陈桥,任红旗督总,于明洪武元年封于尉氏而定居王老村(即今北贾村)。洪武四年夏,随颍国公平蜀乱,兵至五里关,遇乱石阵,以身殉国,祀忠烈。四世王钦,正德年间岁贡,生二子:王迥、王选,弟兄同为进士,时有“一母二进士”之美谈。清乾隆三十四年创修族谱,至二00一年由王银海、王蒙恩、王明连续修时,为九修,族村有扶沟县白潭镇吴岗、河嘴,江村白亭及尉氏县的二十多个村庄。(五)另据1979年在柴岗乡高屯村出土王隆寰墓志铭载:“其先卜居于顺天,为锦衣卫世袭正千户,永乐初,始祖随亲军大将军朱能征讨,建有奇绩,得授此职”,由此可溯此支王氏之源,此支王氏在清康熙年间亦荣耀之极,其子王玉笋、其孙王璇均任州同,二女分别嫁给扶沟两任知县蒋其昌、高锡爵之子蒋伟、高其杰为妻。(六)崔桥镇古城王氏:王氏远祖在宋时在开封居官,元时,王氏兄弟四人因水患,王祥宾守原籍,王国宾卜居扶沟县古城村(即小扶城),王利宾卜居平周岗(即今周岗村,为汉朝扶沟七乡十二亭之一-平周亭址),王瑞宾居辉邑。王国宾配李氏,生四子:王耿、王省、王浩、王介,分为四门(明嘉靖年间,三门王浩后裔因遭难,徙居江村)。现其后裔分布于:后李、张庄、东古等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族谱,字辈从十七世至三十六世为:锡清本耀基,容溥树灿培。铭治东光坦,锦沐植照堂。惜毁于1938年黄水之中,幸有江村王基福费尽周折,妥存祖碑。1985年,王清义、王本志等据祖碑续修族谱。(七)城郊乡拐王村王氏:王氏九世祖王孝祖原籍山西洪洞县,于明洪武年间迁扶,配罗氏,定居城南拐王村,生五子。王孝祖随岳父出征,战死疆场,长门守故居,二门析居水泉村,三、四、五门散居异处,已不可考。后长门由十五世分居城东徐楼,从徐楼又分居一支,迁往遂平县。清咸丰年间,长门十七世王东坡从拐王村迁居焦桥村,后又有一支从拐王村迁居迁居乔薄村。此支王氏族谱丢失,根据族长王振齐口述史实,于1992年元月,由王二奎、王群成、王有安、王风云、王东长采访,王秀亭、王群方、王保德、王友才等修订。字辈从十六世至三十五世为:玉万文秀家,继承荣廷远。礼仁义贤同,中兴明世传。(八)魏寨王氏:明初,王氏始祖王业由山西洪洞县迁扶,居魏寨村,祠堂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捻军战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王劭捐资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修族谱,1989年王良基倡议重修,由王跃梧、王富超、王中超等修订。字辈从十六世至三十五世为:成基惟立本,衍庆在敦宗。继志昭先德,扬名建世功。族村有:前杨、陈准、汲下、张余集、小路岗、唐庄、大王庄(位于支亭附近,因此庄王氏憎恨魏寨村王方田心术不正,偏袒一方,一度不愿与之同谱)、固城、刘村、董王、赵岗、后厦等村。另传,此支王氏与崔桥镇王岗有血统关系,待考。(九)扶沟、太康王氏:始祖王湖,本太原王氏,元末因灾荒兵燹,携四子聪、明、睿、智,由涿鹿饶江苏沛县,又迁河南,居太康县西七十里窦陵岗,至四世,弟兄四人析居,长子聪守故居,明、睿、智迁居扶沟县城西北三十五里留汉岗(白潭一带)。族谱毁于明末战乱,清康熙二十年王美重修,至1985年由王钦海、王国华续修,为五修。从十一世字辈为:运之逢迎进,遇选建遵述延。汝松灿在锡,润桂照培银。族村有扶沟县白潭、雁仓、四院庄、天边王以及太康、唐县等地。(十)谢村王氏。始祖为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奉诏东迁,始祖弟兄十八人,始祖四公迁入尉氏县城东南谢村安居,称北谢村。始祖有五子:义、礼、正、本、顺。王义后裔延至六世,生三子,长子居尉氏县北谢村,次子王萝,迁扶沟县西北四十五里老鸦林地方居住,庄名谢村王(即今曹里乡王家村)。三子王成,迁至扶沟县城西七里居住,庄名谢村。清朝咸丰年间族谱遗失,光绪年间,根据始祖墓碑誊写家谱续入“鸿、立、纯、德、西、恒”六字。在清朝咸丰年间的世系排序为:十四世国,十五世好,十六世奎,十七世鸿,十八世立,十九世纯。
                宁张一家
    宁氏始祖宁百通,于明初由祥符迁居扶沟县曹里寺,为避兵役,长子宁守道(为明洪武年间太医院大使),次子宁守承改姓张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族长宁继先创修族谱,民国七年(1918年)由族长宁宗海、县议会议员宁俊士重修。其字辈从二十世至三十九世为:祖道传述广,德行裕庆长,崇奉家庭法,功在百世芳。族村有宁家、四院庄、吕潭、张坞岗、韭园村、秦陵等处。
                  苏氏
    北宋苏洵创修族谱,毁于明末战火。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苏珍、苏瑛重修,由赐进士第钦命提督福建学政、陕西道监察御史洧上杨笃生作序。至2001年为第五次续修。该谱记载本支苏氏为唐代赵州栾城人苏味道任眉州刺史,卒于任所,一子留于眉州,眉州始有苏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之曾祖苏佑之前世系失考,苏佑生苏杲,苏杲生苏序,苏序生苏澹、苏涣、苏洵,苏洵生苏轼、苏辙,苏辙生苏迟、苏远、苏适,苏适生苏籀、苏筥、苏範、苏筑,苏籀生苏诩,苏诩生苏森。苏森生苏宗之,苏宗之及以上各代本居许州,金天兴元年(1232年)因兵,其母白氏尽节,宗之焚其室,徙居南阳,继移河朔,又携子扶纲、扶纶辗转迁移于山西洪洞县居住。明初,扶纲之子宏毅、扶纶之子宏道偕同苏氏27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中州,散居许州、禹州、唐县、濮州等地,其中宏毅之长子尧居鄢陵,笛居太康常营,英居许昌苏家桥;扶纶之子宏道生勇,居住郏县,守三苏坟。故尧、高、嘉宾为鄢陵、扶沟两县之始祖。现苏氏后裔在扶沟县散居在城西北孟亭村、城东苏庄、城北汴寨、城南苏庄、苏寨等地。
              邢氏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邢氏始祖邢森会同刘、朱、王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太康县西北七十里前邢村定居,三世时,长门一支在河北居官,子孙遂移居于邢台、武安等地。后因子孙繁衍,长门散居于扶沟县邢坡、巩河、邢庄、汲下、李景彦、南关,以及太康、睢县、民权、杞县、通许等地;二门散居于太康县东、西丁花,通许县朱砂岗;三门散居于扶沟县两冢坡,以及鄢陵、西华县等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创修族谱,未及刊行,毁于黄水。民国十七年以前字辈为:森林德望太,礼仪明世松,日文广建来,十五字。民国十七年以后字辈为:西允孟中兆,永远丙佩和。1986年重修族谱,新立字辈为:立法耀志振,则克作承。
               孙氏
    明永乐年间,孙氏始祖孙日、孙月、孙星,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扶,分为三门,长门居崔桥、坡孙、古村、明古堂、康庄、苑庄、张坞岗;次门居孙洼、柳行;三门居王鲁云、冢上、栗七岗、后巴陵岗、稷子岗,前石寨、孔楼、辛庄均由冢上村迁入。因族谱遗失,1962年,续谱未果,只排出字辈,从三十一世至五十世为:位相传凡广,太和英俊昌。道本从慈健,馨远万福良。2001年3月,崔桥人孙培德、孙克修、孙法正重修族谱,族人积极响应,暂定2025年为续修时间。
              鄢 氏
   原籍山西洪洞,明初迁扶沟县南街鄢家胡同。后裔居住在杜庄、城角李等村
              杨氏
    1985年,扶沟县杨贵一支后裔重修族谱,因缺乏文献资料考证,仅据老人杨显荣口传的有限资料,断断续续地连缀,编辑成册。谱载:明洪武年间,杨氏始祖弟兄三人,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太康县西北七十里崔村岗(即今崔桥镇杨岗村),因明初规定“同姓不准同居”,后弟兄三人分居,杨朋(字远来)留崔村岗,杨贵迁强陵岗,一迁河北。迁强陵岗始祖杨贵,配刘氏,生子三人,长子杨鼐,次子杨鼎,三子杨鼒。杨朋之四世孙杨虑一支又迁丁村口,杨虑之孙杨传一支又迁四所楼。据在县城南关杨布政(即杨鼎)坟园内出土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杨执微墓志铭载“公讳执微,号复初,其始祖讳贵,元末自渭南迁扶沟,遂家焉。德隐不跃,后以中子讳鼎贵,累赠中大夫,山右大参。明兴数十稔,扶邑无发甲者,鼎于永乐十八年魁南宫,选庶常,改给谏,踄方伯,桐丘文献首称杨氏,至今犹传廷器先生云,公之二世祖讳鼒,其胞弟也”由此可知,杨氏不是于明初迁自于山西洪洞县,而是于元末迁自陕西渭南。况且明朝做官必须避籍,杨鼎不可能祖籍山西,而又在山西担任布政使这一省行政主官。另据旧志载:杨鼎,字廷器,为童子时,读书于县城东南天宁寺(即东大寺)中,观寺貌渐圮,慨然曰:“俟他日富贵修之”。后考中明永乐辛丑(1421年)进士,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卒践其言。其祖父杨六、父杨贵以杨鼎贵赠中大夫、山西布政司参政,杨六之妻侯氏、杨贵之妻刘氏赠淑人。说明杨氏始祖名杨六,于元末携子三人,曰朋、曰贵、曰某,从陕西渭南迁入河南。另据杨氏老人口传,仅窦虎营村杨氏,就分为三支,分别和汴岗镇、吕潭乡、韭园镇各为一门,且在窦虎营村后(现凤凰台街东段)同一祖坟,按序埋葬,毫不紊乱,杨氏族人均称是“杨布政”后裔,1938年黄水前,还有吕潭乡杨氏族人故后葬入此地。另据城西北小岗杨杨氏介绍,本村杨氏迁自于城西大岗,充分说明扶沟县杨氏均为杨六后裔无疑。明永乐年间杨贵祭文碑,为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所作,立于强陵岗杨氏宗祠,现淤没地下。崔村岗《杨氏族谱》毁于明末战乱,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秋,由十六世杨荣先、杨云路创修时,已相距近二百年。民国四年(1915年),杨景梅四修,1985年由杨影波主持重修。杨贵一支族谱,于1989年,由杨玉治、杨太然、杨元岭等主持重修时,亦因族谱已散失多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难免以讹传讹,漏误甚多也!杨氏所续族谱字辈,系沿用崔村岗所采字辈,从十七世为:“汝楷焕在铭,春位福诚普。永葆熙基鉴,甫庆同世仪”。所续族村仅有:强陵岗、苏寨、丁村口、潘寨、赵庄、王庄、陈天光、大朱家、天庄、后杨、大杨庄、小杨庄、冢子杨、兰子杨、后韩、五龙口、后楼、马村、焦庄、二马杨、贡士庄、杨新庄、蒲口、鲤鱼滩、瓦岗等二十多个村庄。另有韭园镇后杨村杨氏,始祖杨治理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扶西十五里四道岗村,因杨姓人口增多,本村又位于李集村后,故称后杨村。
               崔氏
    崔氏始祖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扶沟,居住吕潭东北八里白云寺南,村名曰“李村”(今崔庄),以打铁为生,人称“崔铁匠”。崔铁匠有子三人,分家时,长子分到了风箱,次子分到铁墩子,三子分到铁锤。后长、次子迁居吕潭西南四里崔庄,三子留居侍父。后来,长子后裔崔法定又移居扶沟县城南十五里巩河村。民国初年,崔广生曾联系族人,到山东、河北等地续谱,后因局势动荡而遗失,仅口传字辈曰:振景文世殿,广学蕴金玉,俊德肇常明,国家尚鸿儒,荣华庆中兴。2012年9月,由八世崔蕴亭、崔志民等,根据出土的遗碑和现存民国时期《宗堂图》,编辑成谱,但仅为崔铁匠次子一支。
                   宋氏
    始祖宋一恭,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扶沟县东北二十五里三色岗(今扶沟县吕潭乡门朝东村一带)居住,生五子,长曰思礼,次曰思义,三曰思贤,四曰思敬,五曰思整,现其子孙分布在门朝东、宋湾、葛岗、高台庙、盐场、斗仓、崔桥、支村、冯陵、袁岗、常陵岗等村庄以及太康、西华等县。《宋氏族谱》于康熙四十一年创修,至1991年由马村宋魁国、宋汝勋,袁岗村宋民选等主持第五次重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创立字辈为:永远名声振,常怀世泽新。恪绍诗礼训,立德重懿伦。作善延基广,福庆自鸿深。
               栾氏
    栾氏祖居山东兖州府滋阳县屯村庄,明朝成化二年,因有所避,栾茂迁居安徽太和县北十八里白庙桥,庄名栾家老营。同时,栾山迁居鹿邑县西三十五里栾大庙,栾林居项城县南三十余里栾家楼,栾盛居扶沟县东三十余里栾家楼,后因黄河水冲击成坡,改名为栾家坡(即今吕潭乡栾坡村)。扶沟栾氏名人有:栾繇雍,字益恭,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岁贡,性至孝,执亲之丧泣血如礼,尤乐诱进后学,邑中从游者数百人,晚年授渑池训导,以老归。其子栾芝,字章民,清乾隆十二年(1747)岁贡生。清末民初,有武术高人栾鳌,严鹏举等武术界名人皆师从于他。
                 常氏
    常氏始祖自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豫,其姐弟七人,兄弟六个,不忍离散,各认一姓,为王、郑、张、邹、常、武。一曰王公,皇明诰封资政大夫,二郑公封光禄大夫,三张公封奉政大夫,四邹公封中宪大夫,五常公封通议大夫,六武公封中宪大夫,议定终年之后,统殡睢州西南张家村西北角。随着人口增多,辈次已紊乱,族人相闻不相见,相见不相识。一九三六年,幸有族人武焕章、常金祥不辞劳苦,四面八方串联六族人等,在常营聚集,重续族谱,议定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字作排行,用“镫沄乐焕坦,铭澄栋炳均。锡清荣然培,锦永相照增”从十八世起用镫字为首,以此类推。五门常氏自洪洞县迁入河南尉邑东南常岗村,人口繁荣,有迁扶沟县江村镇韩村到常庄者,有迁李田至常庄者,有迁磨岗者。
              米氏
    清初,米氏始祖米盈仓,字万镒,由怀庆府武陟县迁至扶沟县江村集居住。
                袁氏
    明洪武九年,始祖袁士林,字会文,由山西洪洞县迁扶,卜居扶沟县城西南袁楼村。现村南岗上尚存袁奇浣(清道光乙酉科举人)墓,俗称“袁举人坟”。
              游氏
    扶沟县北游家岗游氏,本山西洪洞人,自明初来迁,分为三支,一在通邑之大岗,一在扶沟县雕陵岗,一在于兹。始祖葬于大岗东首,其始祖妣井氏葬于此岗之巅。
                赵氏
    始祖系山西洪洞县老官巷人,于明洪武年间迁至扶沟,长赵太元,定居南八里赵沟村,其弟赵太清,定居县西二十里湾赵村。
               董氏
    董氏原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明初至河南,董氏初来河南时,同胞弟兄三人,一名车,一名辖,一名钏。一居扶沟练寺南董家村,一居洧川县,一居扶沟县北西冯陵。
               海氏
    海氏始祖不知从何地迁往河南府(洛阳市古称),宋朝末年,海氏三世祖海钦与妻孙氏、严氏迁居扶沟县城西南四十里古黄岗,后因海氏人口增多,改“黄岗”为“海家岗”,后又有一支海氏分迁至郾城县。清朝中期,海氏十六世弟兄二人又由海岗村迁居西华县道陵岗等三处。
                金氏
    金氏先祖乃蒙古游牧部落的首领,到康里海蓝伯时,他与铁木真共事克列王可汗。到康里赤,被封万户。元朝末年,康里赤以身殉国,其子康里义、康里山承父职。元朝灭亡后,康里义、康里山分别隐居祥符(今开封县)和西华县萧横村,改为汉族,并改康里氏为金氏。康里义之七世孙金德厚由封丘县迁往扶沟县南金村,生四子:金锡智、金锡仁、金锡勇、金锡信,从此分为四门。后又有从金村迁往鲤鱼滩者。
                康氏
    出自姬姓,乃周文王后裔,得姓始祖为卫国创始人康叔。扶沟人康经,字孝基,北宋真宗时登进士,为太常博士、奉训大夫。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州不宁,真宗诏康经镇之,后任明州刺史,卒于任,康经即为明州(即今宁波)康氏始祖。据《连山康氏族谱》记载:康经系康叔之后,扶沟记善侯康伯瓒之二十一世孙。另有一支匡姓,为回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改为康姓(汉朝扶沟县有匡亭,匡姓即源于此)。
 
来源:扶沟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