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今日河南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上)

发布时间:2019-4-9 9:19:43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字恒立,名世五,生于扶沟县吕潭乡吕潭古镇,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北平,年仅39岁。
    吉鸿昌将军一生坚持抗日救国,兴办家乡教育,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现存的吉鸿昌故居、吉鸿昌学校就是将军留给后人无可比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1、 清明时节祭英烈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4月2日,清明前夕,2019年扶沟县清明节“纪念故人、缅怀先烈”主题教育文明实践活动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启动。据悉,该县自1984年开始举办这项活动,今年是第35次。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始建于2006年,2009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量达36万人次。屹立在广场中央的吉鸿昌铜像高7.8米,重6吨,是全国最大的一尊吉鸿昌铜像。铜像身着戎装,眺望远方,象征他戎马战斗的一生和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
    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进入纪念馆主馆瞻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型浮雕,浮雕记述吉鸿昌光辉的一生:参加北伐、创办义学、深入苏区、主政宁夏、出国考察、光荣入党、察北抗战、英勇就义。
        2 、烈士故居见闻
    在吕潭乡吕潭街中心有一座吉鸿昌汉白玉雕像,雕像往北一直走就可以找到吉鸿昌故居。与吉鸿昌故居一墙之隔的是吉鸿昌当时兴办的学校。保存完好的故居和学校旧址由82岁的何国治老人负责看护。作为文物管理员的何国治已在这里守护了20多年。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珍爱有加。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吕潭学校旧址。1895年,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在吕潭街上有两间草房,吉鸿昌就诞生在这里。1931年,吉筠亭在开封因病去世,灵柩连夜从开封运到吕潭,也停在这里。为了便于各界人士吊唁,吕潭的父老乡亲连夜动工,在学校东边盖起5间正房,12间厢房的三合院,这就是保存到现在的吉鸿昌故居。
    3、 创办“豫东第一”学校
    吉鸿昌在1921年任营长时,创办“吕北小学”,开始招纳贫民子弟入学,1928年成立完全小学,学校先后多次易名“吕潭学校”“吕潭中学”等,1987年学校改名“吉鸿昌学校”。1929年,吉鸿昌任宁夏省主席,对学校进行扩建,有小学、初中、师范。
    学校原有600多间房屋,1700多名学生。吉鸿昌创办学校主要是因为自己儿时备受贫困和阶级的压迫,从军后,更是感到一个民族缺失文化的不幸,他每次回乡都亲自给师生们讲课。学校还规定:凡是入校的贫穷儿童一律免费,书籍文具由学校提供。
    吉鸿昌对这所学校倾注了大量心血,即使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他也不忘学校的发展,把自己的钱财几乎都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之中。在1934年11月24日就义前夕,吉鸿昌在写给亲友的绝命信中,还念念不忘学校,谆谆叮嘱亲友要把学校办下去,要把学校办好。
    这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超过了当时的县立中学,曾号称“豫东第一”,走出了许多名人。
    4、 一条河承载沧桑历史
    说吉鸿昌,不能不说吕潭。说吕潭,不能不说这条河。 这条河叫清水河。这里原本是贾鲁河,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后,黄河夺贾入淮,贾鲁河改道,后来才有了现在的清水河。吕潭正是因为有了贾鲁河才有了码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商贾云集,航运发达,上通郑州,下达周口,号称‘小汉口’。这与吉鸿昌的名望也有很大关系,在将军的故里做生意,地痞流氓、大小土匪是不敢随意骚扰的,商人放心、安心。过了桥,是现在的吕潭乡第二初级中学。当年,这里是吉鸿昌学校的北院、花园。吉筠亭之墓就在中学院内。当年,吉筠亭立誓:“活着照护学校,死后葬在学校,永永远远和学校在一起。”
    在吉筠亭的墓碑上,镌刻着吉老对儿子吉鸿昌的教诲“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把父亲的这一教诲烧制在饭碗上,分发给下属军官,以此自勉。
    吉鸿昌将军舍家弃业,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这需要什么?需要信念、理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