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扶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9-8-26 9:29:32
良好的招商营商环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哪里的投资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因此,扶沟县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抢抓机遇,通过积极探索 “333”工作模式,即搭建“三个平台”,着眼“三个创新”,搞好“三个改造”,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使扶沟县非公经济已成为该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融资平台。县委、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银行机构贷款与财政性存款挂钩考核力度,激励银行扩大对扶信贷投放。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每年坚持召开两次政银企对接会,促进银政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银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每季度组织一次银企对接洽谈会,推荐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引导金融机构采取提前续贷审批、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滚动融资等多项措施,优化审贷程序,缩短审贷时间,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止2018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2亿元,贷款余额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9%,金融业税收同比增长22%,为企业提供贷款达1200多万元,累计发放过桥续贷资金1.8亿元。二是搭建用工平台。一是举办以“企业招工我帮忙,农民求职我服务”为主题的企业大型招聘会、专题招工会等,并利用春节、暑期开展外地务工人员返程招聘会、暑期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等。去年以来,已先后举办招聘会30多场,累计为玖弘鞋业、棋鸿鞋业、水天服饰等60多家企业招工3000多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荒问题,扶沟县根据企业需要,积极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如针对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积极培养现代生猪养殖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27期,培训技术人员3000多人。针对玖宏鞋业需要熟练工人的实际,举办缝纫、裁剪技术培训班30多期,使1800多名妇女实现就业。一年多来,扶沟县先后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130多期,5000多农民通过培训实现就业。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扶沟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实行 “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全程服务”的领导分包工作机制。二是实行招商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根据项目情况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项目在对接洽谈、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责任单位为签约、落地项目代为办理各种行政服务事宜,协调处理项目周边环境,真正实现入驻企业与职能部门零接触、与项目所在地村民零接触。项目实施过程中,服务工作由责任单位负责,手续办理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一个部门只能让投资方跑一次,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并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面落实降成本政策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清理取消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和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收费项目,并对全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政府网上公开发布。据统计,全县先后取消、停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80多项,累计减税降负6000多万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了当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市场主体达到1.89万户,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二)着眼“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考核机制。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意见》及决定精神,县委、政府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纳入全县各部门单位和各乡镇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年终一同考核,兑现奖惩。二是创新运行监测机制。为确保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运行,该县坚持每季度每半年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分阶段提出工业经济运行措施和建议。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经济低速形势有了不同程度增长。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同比增长7.6%,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91.2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工业增值税2.61亿元,同期增长916.1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6%。云都铜业、豫人木业、昌茂纺织、天誉动力等3家省双百、市双三十企业,主要收入分别增长66.8%、7.9%和69.4%,天誉动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成立河南奥兰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主营缸盖缸体出口贸易,9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国外市场客户不断增加,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三是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创业者,对涉及管理、服务的政府部门政务公开、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收费、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监督,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对各职能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设立了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公布投诉电话。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定期督查制度等,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
(三)搞好“三大改造”。扶沟县认真谋划三大改造项目,吸收更多企业入围河南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共谋划包括食品制造、新型建材、服装加工、轻纺、装备制造、能源、塑胶、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行业的27个项目进入河南省技术改造项目库。经过申报,该县3个项目获得支持。其中,宝乐奶业有限公司获技术改造支持,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公司、河南维俏精密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获智能化改造支持,河南省水天服装科技有限公司“高档T恤衫智能化生产车间”和 河南中亨纺织有限公司“新型纺纱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已被省工信委认定为“2018年河南省智能车间”。 扶沟县认真组织实施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大产业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培育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纺织服装着重补印染短板,与北京北控工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合打造“环保棉麻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区,装备制造引进鼎铝建材和永星管桩附件项目,两大主导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实现收入138.55亿元,占集聚区总收入的88.3%,其中纺织产业占比32.6%,机械产业占比55.7%。大力支持水天服装加快发展,2018年向省市工信部门先后推荐申报智能化改造项目和数字化车间项目各1个。隆力缸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钢再生资源公司和云都铜业在扶沟设立了企业总部和区域结算中心,总部经济有了新突破,带动了扶沟工业增值税大幅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通过与非公企业代表座谈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差距,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单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运用政策。
  (二)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企业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二是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
  (三)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认为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有些基础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几点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加快制定《扶沟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数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指标要求,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步实施。二是按照省、市要求,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纳入乡镇、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三是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四是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省、市精神,尽快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障、税收优惠、资金信贷、人才引进与使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各级、各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环境、转变职能、完善政策、减轻负担、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上,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超常规发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担保体系。坚持一方面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建设,提升企业信用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另一方面,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道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外来民间资本。充分利用我县已形成的招商引资的良好局面和开明开放的对外形象,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引导和鼓励县内私营企业对外开放,积极寻求投资的机会和领域,吸引外地企业来参股、兼并、联合、重组,借助外力解决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三)强化服务功能,增强企业后劲。一是建立健全培训制度。针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队伍现状,把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纳入全县培训教育计划,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和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教授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厂长(经理)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轮训。同时,每年组织企业厂长(经理)赴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创新经营理念,提升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非公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整合职业高中和职业技校教育资源,对县境内的适龄青年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为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人力保障。二是简化程序手续。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方式。三是建立信息平台。以现有信息中心为基础,建立全县非公经济综合信息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包括农商银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加快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面向民营企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严格监督、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民资,积极兴办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